朱学优,男,1994年9月生,汉族,中员,大学本科,南京市江宁区优家青少年关爱服务中心理事长。
服务家乡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和责任。从大学之处开始,我就开始践行,为毕业以后奉献家乡做准备。不仅与在校时的同学共同创办南京市江宁区优家青少年关爱服务中心,还前去基层一线,主动与村(社区)联系,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困难孤寡老人拎米提油打扫房间、结对社区和企业为辖区学子组织和开展助学送学活动、组织“文明志愿宣讲队”为群众宣讲“家风颂读”、“文明实践三句半”,让文念深入寻常百姓家。在防疫期间,我始终牢记着自己预备的身份,“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毅然坚守在一线值班岗位一个月,尽管简陋,但是内心依然充满热血。为及时帮助一线防疫人员解决后顾之忧,我和其他志愿者们仅一天多的时间,就筹集到口罩、护目镜、高浓度酒精、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近百箱。
我始终将诚实守信作为立身之本,将为服务家乡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作为工作目标,主动要求参与区内2019年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配合龙尚、孟墓等村(社区)融入志愿元素打造本地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孟墓社区开设了“圆孟爱心超市”,通过志愿时长统计积分兑换的形式,促进社区群众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结合“我们的节日”,借助孟墓“七坊”民俗工艺优势,让志愿者参与包饺子、做汤圆,送困难群众、慰问孤寡老人等形式,社区的积极、团员青年纷纷参与,兑换的积分成为大家志愿服务的“荣誉勋章”。
作为一名年轻的,“初心”在我看来是最为宝贵的品质,也是我一生奋斗的目标。在一次下村活动中,我发现一位老人患有皮肤病,为老人寻找医生远程问诊。通过此事,我意识到,很多老人需要我们伸出援手。此后,我经常为大家开展上门理发、上门义诊、送文艺演出等活动,切实帮扶,精准施治,全心解困。近年来,我和我的团队每周都会为辖区内100多名青少年提供志愿服务,在江宁、多地多次开展关爱青少年、关心孤寡老人、防疫救灾等公益活动。今年,我参与了汤山“板凳课堂”的活动策划,用行动彰显一名青年志愿者“不忘初心”的担当。
作为一名社工志愿者,我用自己的努力和实践,给社区居民以温度,为他们排忧解难;作为一名青年,自己用青春去积累,为促进志愿工作的持续进步不断努力。
他曾经身患白血病的他,不仅战胜了病魔,而且通过自学以常州市第三的成绩通过了司法考试,成功地当上了一名律师,践行了自己回会的承诺。
刚参加完中考的他被发现患有白血病。为配合治疗,无情的病魔让成绩优秀的他暂时结束了学业,但是却没能削弱他的学习斗志。在长达8个月住院的日子里,邱韬每天看书,听收音机,并积极保持乐观的心态,有时他还去同病房的病人,他也因此被大家称作“模范病人”。对此,邱韬说,“我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只是内心的逼着自己强大起来。”邱韬说,“我家庭条件一般,相信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但在那种状态下,我只有把学习的努力劲用到看病上。”最终,手术很成功,医生正式宣布邱韬的白血病痊愈了。并且在江苏东晟律师事务所周旭东律师的支持下,于当年9月份,在家自学准备考试,最终顺利完成学业。这次成功给了邱韬很大的信心,接下来,一家人又开始为他的未来做规划。在周主任的帮助下,邱韬进入江苏东晟律师事务所上班,成为一名律师助理。
进入律师事务所的那天起,深藏在邱韬内心的一个梦想被,他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律师。在事务所的律师的鼓励下,他一边工作一边开始自律,在3年时间里,先后取得了法律大专和本科文凭,并取得了学士学位。2013年底,邱韬开始准备司法考试,上下班来回一个小时里,他就带着听司考的。最终,邱韬以427分的高分顺利通过考试,而这个成绩在全市1500多名考生中,排名第三。
现在,邱韬已经是一名执业律师,但他没有忘记当初社会对他的关爱,以身边师长为榜样,经常到社区、法律援助中心为市民提供免费咨询,用行动践行回会的承诺。“家庭和社会的爱,并把这份爱传递下去”,这是邱韬患病时写下的笔记,也是他许下的庄严承诺。现在的邱韬,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律所的公益活动,用自己所学,承担社会责任,以此更多的正能量。“我接受社会对我的爱,同时也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邱韬先后被表彰为2016年度十佳“武进”,先后获得常州市首届司法行政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三等、首届常州建设暨第二届司法行政理论与实践调研三等。
在2016年义务献血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今年4 月,她接到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通知她与一名血液病患者 HLA 初配型成功。当时就表示同意捐献。“当然要捐,采样入库就是为了救人的。”说,很多亲戚和邻居怕捐髓对身体有害,提出反对,但丈夫一直鼓励支持她,让她更加坚定了信心。我公公也很支持,他说这是救人命的事,能救就去救,他们的支持让我很。
5月18日,需再次进行HLA高分辨分型检测。复查时,每次都要忍着晕车带来的不适,往返一百多公里到医院做检查。“晕车真的太难受了,而且我血管细,每次抽血都得扎好几针才能找到血管,不过这些和救人相比,都是小事。”说,有一次测量血压偏高,她着急地跟医生解释是晕车造成的,等休息一会再量。就这样,反反复复进行了四次检查,最终,经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研判合格,可以捐献,她才放下心来。
8月18日上午,准时出现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她说等这一天很久了,要捐赠造血干细胞为他人送去生命的希望。
90后的自幼失去双亲,跟随叔父长大。结婚后,她孝敬老人、夫妻恩爱,妯娌之间互相视为亲姐妹,与一大家人相处得和和睦睦的。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丈夫、公公和婆婆都在外打工,家里农活全靠她一人操持,每天接送孩子上学,照顾孩子学习。种了几亩韭菜苔,要两天打一次苔,天不亮就要开始干活。很会过日子,把这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作为一名90后普通的李庄村村民,让生命延续,她用她的实际行动,用爱心铸就了一段崭新的生命,用奉献为他人续写了美丽的人生,完美地诠释了救死扶伤的崇高品质和大爱情怀。她奉献的情操和见义勇为的崇高行为值得,给我们带来了正能量,激励我们勇敢面对未知的困难和挑战,不忘初心,践行。
因为自己曾是一名留守儿童,任冬琴成为大学生村官后,开始关注和自己有类似经历的孩子。她利用业余时间走进学校,给留守儿童们上课,带他们外出参加才艺比赛和夏令营,发起成立公益组织,呼吁更多人关心留守儿童,全民公益、全民志愿行动,争做新时代城市文明的者。
一是发起公益关爱邦,让爱流动不留守。大学毕业后,任冬琴回到家乡分界镇赵庄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工作后她开始关注、帮助和自己有着类似留守儿童经历的孩子。不久,她发起成立了泰兴市未成年人关爱协会,开始长期帮扶当地的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她成立了帮助留守儿童的公益组织“心灵花园”,发动退休老教师、干部定期到“心灵花园”参与志愿服务,免费为本地留守儿童提供思想教育、法律知识普及、开发等服务。随着影响力不断扩大,参与的志愿者越来越多,为方便组织和管理,她建立微信群,制定协会制度,严格管理志愿活动。
二是争当公益小网红,大爱正能量。她扎根基层、热心公益,经常对留守儿童进行捐赠,用于爱心夏令营和助学济困。她紧跟时代步伐,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平台,筹集资金拍摄公益微视频,在抖音发布视频500多个,发动社会力量帮助,收获点赞24.9万,吸引粉丝近10万,自己也成为了一名远近闻名的公益小网红。引进“产业到家牵手妈妈”手工编织课程APP,帮助留守妈妈在口就业创业。连续六年组织策划公益盛典,运用公益新,大爱正能量,累计超3000人次参与盛典,募集达80多万元,帮扶留守儿童200多名。
三是搭建网络平台,助力扶贫脱困。在六年的公益历程里,任冬琴和志愿者一起通过微信号等网络平台众筹资金和资源,将爱心故事拍成正能量短视频,发布在抖音、今日头条等新平台,获得了网友的关注与青睐,很多家庭通过网络平台求助,也有很多爱心人士因此加入到“未爱公益”的行列。她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号召,通过网络发起爱心义卖等活动,帮助留守妈妈义卖编织产品,让她们在家也能获得持续收入,整合网络志愿者资源帮助200多名孩子圆梦微心愿,通过线多名留守儿童送去了爱心书桌,一对一帮扶困境儿童30多名。
泰兴市未成年人关爱协会在她的带领下,获评“江苏省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顺利承办省妇联“产业到家牵手妈妈”公益项目;她本人也获评“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泰州最美大学生”等荣誉称号。
孙嘉宁,女,1998年9月生,汉族,共青团员,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级学生。
2020年7月31日20时许,在徐州火车站第四候车室,南通旅客周峰和叔叔周金华、婶子蒋女士正在候车,突然间婶子蒋女士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从座位上歪倒在地,周峰和叔叔周金华随即准备将蒋女士拉起来,但两人却发现蒋女士已。就在蒋女士生命危在旦夕之时,一个身穿蓝色上衣的正在排队检票的女孩紧急从检票的队列中跑了出来。她就是孙嘉宁——现为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位于连云港市)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级学生,目前在连云港第二人民医院实习。孙嘉宁来到蒋女士身旁后,立刻甩下身上的两个背包,就跪倒在蒋女士身边,评估蒋女士的情况,值班员红向大家解释这位孙嘉宁是名医学生。随后,孙嘉宁对蒋女士进行进行胸外按压,并对进行人工呼吸,车站值班员第一时间联系取来车站存放的AED,在车站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女孩使用AED对蒋女士实施电击,经过一次脉冲电击,旅客逐渐恢复呼吸及心跳。在看到蒋女士恢复呼吸、心跳后,孙嘉宁拿起背包离开了。
面对突然发生的险情,面对一个陌生的生命,孙嘉宁临危不乱,挺身而出,竭尽全力,展示了作为一名优秀准医护的巨大潜力,也给了所有人更多期待与信任:未来的她定会是值得信任和依赖的白衣。
孙嘉宁的暖心故事在网上后,8月10日下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决定授予孙嘉宁“天天正能量特别”,金1万元。
在得知获消息后,孙嘉宁始终着“博学至精、明德至善”的校训,肩负起一个医学生的责任与,第一时间表示,想要把金捐出,捐赠给更加需要帮助的人们,希望将这份爱心传递给更多人,让更多的人被温暖。经过学校联络,孙嘉宁选择在8月19日第三个中国医师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通过连云港市红十字会将1万元金全部捐作见义勇为救人金。“能够在中国医师节里捐出金,我觉得对我也有特别的意义”,孙嘉宁说。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孙嘉宁选择把资金捐赠给连云港红十字会,是希望借此机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所有的大爱、,都将化成一屡屡阳光,汇成一股股甘泉,温暖着他人的心灵!虽然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但“滴水汇成小河,小河汇成大江,大江汇成大海”,如果每个人都如孙嘉宁一样,这积少成多的爱心,就可以换“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同大家一样阳光般的笑容。
金是有限的,但是大爱是无限的,孙嘉宁同学奉献自己的爱心,用实际行动践行医学生,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贯彻到底,真正展现了医学生的风采!
同事眼中的“小胖子”,外人眼中的“傻子”,从事景区管理员三年半以来,每年夏天总是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湖边游泳的地方巡逻。记得刚来景区的时候他还是一个皮肤白白的小伙子,三年下来他的皮肤已经变得黝黑,即使这样他也始终把游客的安全牵挂于心,很多时候过的游客、单位的领导、同事都不忍心看到他在太阳地下继续晒,害怕他中暑,劝他休息一下,这时总有一个坚定的声音传过来:“没事,我还能”。正是这份了数个家庭。2016年一名淮安大学生正在湖里游泳的时候,突然抽筋沉入水底,这时他和同事一起潜入水底将那名大学生救了上来,该大学生迅速的被赶来的救护车带走并抢救成功。当那名大学生被救上岸的那一刻那名大学生亲人跪在地上不停地喊着:“多谢!”,口中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他和同事一起将人扶起一边安慰这位家长一边说:“这是每个人都会挺身而出的事”。2017年夏天他正在指挥交通,远远的听到有人喊救命于是便飞奔到水中与先前赶到施救的同事一起将一对从山东过来游玩的溺水父子从水中救上了岸,看到一家七口人劫后余生的欢聚在一起,周围的人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2018年夏天正在湖边执勤的他看到了一名淮安青年游着游着突然腿挣扎了一下沉入了水中,于是他飞奔着脱去衣服跳入水中与热心游客将这名青年救了上来,游客经过一系列的抢救安然无恙离开了。这时他仍然默默地巡视着。时隔两个月的秋季,已经下班了,他正准备回家,这时有一名女子驱车来到了景区,下车后走到了湖边,衣服鞋子什么都不脱径直往水里走去,感觉有些不对劲的他飞奔到水中将再走一步就掉入五米深水的女子拉住,随后与赶到的两名同事一起将她拉上了岸。经过景区管理员和的耐心。意图轻生的女子一下子哭了出来,诉出了轻生原因,并表示以后不再犯傻,他又了一场悲剧了一个家庭。
秋冬季是火灾多发的季节,在三年多的工作中,他和同事们了四次火灾,其中中型火灾两次,小型火灾两次,每次救火他都是抱着灭火器冲在第一线,灭火器用光了他就用垃圾箱舀水灭火。每当他和同事们一起把火扑灭后,互相看着彼此的大花脸都哈哈的笑了起来。景区南来北往的游客很多,大家操着天南地北的口音来到了洪泽,对景区的情况一点都不了解,他总是耐心地为游客景区的每一段历史,每一处景色。
徐筱琛,男,1988年1月生,汉族,中员,大学本科,中车常州车辆有限公司党建工作部企业文化专员。
每逢周末,沪宁城际铁候车室总会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身着橙色志愿者马甲,穿梭在摩肩接踵的旅客之间,热情引导乘客进站、解答旅客疑问、帮助提拿行李、维持现场秩序,他就是旅客口中的“小徐劳模”——徐筱琛。
周末或者节假日的火车站候车大厅总是人潮涌动,“85后”徐筱琛来到了候车室。“小徐,你又来报到啦。”迎面走来的火车站客运员们总会熟络地跟他打招呼。几乎每个周末,他都会像往常一样,从戚墅堰回无锡,紧接着便又投入到了他的另一份“工作”中去,这份工作他从18岁就开始做起,至今已是第14个年头。
一般的年轻人节假日都喜欢上网、打游戏等,但这些他都不感兴趣。“我落伍了,周围小伙伴们都说我是个奇葩。”徐筱琛自嘲道。他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到火车站做志愿者,帮助形形色色的人。上学时,徐筱琛利用寒暑假到无锡火车站做志愿者;上班后,他又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做志愿者。他的事迹也曾被多家采访报道,被誉为候车室的“劳模”。
无锡站“太湖明珠服务台”是专门为特殊旅客提供服务的。由于他的耐心和礼貌,大家都乐意喊他帮忙。2010年,沪宁城际铁开通后,他又把服务重点转移到了高铁候车室,接触到的旅客更是多样化。
2015年9月,无锡站团委联合客运车间成立了“CIHY”(Can i help you)志愿队,一向热心青年志愿的他也按奈不住了,积极要求加入。前些年,单位还特意根据他的事迹拍摄了一部微电影《一辈子要做的事》,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近年来单位百余名青工成为志愿者积极。
在12306铁售票网站刚运行初期,每天车站售票窗口的旅客都排着长队拿着证件等候核验。小徐看到后主动请缨,通过周末快速培训,他顺利上岗,并在售票处核验窗节假日助勤期间向师傅们学会了售票技能,拿他自己的话说,年轻人多学一点技能总归没错的。后来还真派上了用场,当第一次坐在售票窗口前卖票时,这位“资深队员”不禁有些紧张。但小徐又是幸运的,一位旅客贴心地说:“小伙子,我不着急,你也别不要急,慢慢来。”让他信心倍增。现如今他已能熟记停靠或开出车站所有的车次和时间,不光如此,在长途直达车没票时他还设法为旅客提供中转换乘的最优方案,热情细致的服务多次受到旅客点赞。
徐筱琛凭借着出色的业务水平,连续几年,他也多次获得了“优秀通讯员”和“优秀员”的称号,被评为上海铁局无锡站十佳志愿者,广益街道最美青年工匠。
一是遇人溺水,积极施救。8月27日,家住建湖县太平村建的村民夏老人,和往常一样,一吃过午饭,便拿上钓鱼工具,骑上电瓶车,来到县城双湖东与南京交汇处的大泊沟河里钓鱼,然后再拿到市集上卖。拿起鱼竿甩向河里,这时,他一不小心,脚下一滑,人一下子栽倒在了河里。因为年纪较大,加之桥下边的河水比较深,夏大爷在河中拼命挣扎,并呼喊救命。当日颜清骑着电瓶车,准备赶往芦沟镇的亲戚家走亲戚。正好经过此处听到了有人呼救,循声望去,她发现在旁的河中,有一位老人正在水中挣扎、呼救。没有多想,颜清将电动车放在旁,跳入河中。她尽全力向老人游去,抓住落水者的衣领,将他带回了岸边。救人过程仅持续了几分钟。因为施救及时,老人并无大碍,这位老人就是夏金江。他拉着“救命”的手,希望知道颜清的名字。颜清看见老人平安无事,就对老人表示,下水施救只是举手之劳,是每个人都应做的事情,之后便骑车离开了。而这位“救命”的身影,却留在了夏金江的脑海里。
二是不图回报,谢绝感谢。之后几天,夏金江四处打听这个年轻的女孩,经过目击者与知情群众的介绍,夏金江得知这位“救命”原来只有20岁,还是一名大学生,她的父亲就在镇上经营药店。得知这一消息后,夏金江凑足了一万元钱,前往颜清家所经营的药店表达感谢。夏金江一眼便认出了正在药店中帮忙的颜清。他赶忙上前,颜清也关心着老人的身体状况。夏金江的老伴去世多年,儿子、儿媳都在外打工。他一个人在镇上居住,靠卖鱼为生。这次拿出的一万元钱,对家境并不宽裕的夏金江来说是一笔巨款。面对这笔感谢款,颜清和父亲颜小明当即婉言谢绝,并表示救人是举手之劳,不求回报。颜清一家还赠送给老人药品,并表示会隔三差五去看望这位空巢老人。
三是家风优良,传承美德。颜清说,经营药店的父亲颜小明经常对他进行一些急救、自救知识的培训。在颜小明的指导下,颜清熟练掌握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救技巧。为了自救与强身健体,在父亲的鼓励下,颜清从初中开始就积极游泳、武术等运动。除了技能培训,颜小明还经常为颜清讲白求恩、南丁格尔等伟大医护人员身上的英雄故事,并鼓励她在生活中,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正是在这种言传身教的家庭氛围当中,颜清一家将助人变成了习惯,变成了一家人相互传承的美德。
颜清在勇救落水老人后,先后被学校和当地表彰。宿迁,中国青年报等关注并报道。
作为一名基层的消防通信员,首要责任就是能够将出动的人员车辆,快速准确的带到火场以及事故现场。出警带是基础,为了快速熟记辖区的道水源、重点单位情况,韩庆同志舍去中午午休时间,每天中午午饭后,其他同志都去睡午觉了,这时候他骑上自行车,出门跑道。哪怕是炎热的夏天,也能够看到他穿梭在城市道中的身影。为了熟悉掌握辖区重点单位的联系方式、地理信息、危化品等情况,他一家一家的去跑,一次一次的登门拜访,就是为了要到重点单位的确切资料。每次韩庆同志外出归来时,顺着自行车缓缓流下的汗水清晰可见。中午跑道,晚上画地图,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的他被中队其他同志称为“活地图”,因为他能够熟悉掌握辖区的每一条道,每一个村庄的地理,每一家重点单位的分布情况,硬生生的将辖区地图刻在了自己的脑子里,将重点单位的联系方式记在了自己的心里。为接警迅速、准确和及时应对突发情况,打下了的基础。
但是他深知光知道这些还不够,为了应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发生突发情况,他还要为每一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制作灭火救援预案。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韩庆同志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白天他依旧是骑上自行车去单位沟通交涉,一次交涉不够就多去几次,为的就是能够拿到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准确资料信息,以及单位图纸、制作类别、人员情况、周边毗邻情况等等。晚上归队以后,他来不及休息,坐在椅子上随手就摸起电脑,仿佛成了一种习惯。整理单位基本信息、画单位平面图、水源图、疏散图、重点部位图等等一系列的信息规整,并结合中队实际装备情况,考虑单位最易着火部位,制定严谨、实用的灭火救援预案。由于工作任务重,时间紧,韩庆同志自己当天的任务不能隔夜,这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处理工作上的事,凌晨依然能够看到韩庆同志坐在电脑前,一丝不苟的整理单位材料。中队领导劝他不要太辛苦,注意休息,他的很直接,他说:“身在这个岗位,就要担负的起这个责任,这都是自己分内之事,也是自己应该做的。如果每天的任务都留下一个小尾巴放在明天处理,那么事情会积少成多,越来越难处理,今天的事,就要今天做。”事后,把做好灭火救援预案拿给单位人员去核对的时候,单位人员看过后都很吃惊,没有想到韩庆同志制作的预案上的信息、图纸,比他们所了解的还要准确、清晰。韩庆同志以百倍的工作热情投入到队站的各项工作中去,认真履行着一名基层消防员的责任和义务,用实际行动书写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杨震雷曾于2011年12月参军,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部担任潜水兵。2017年,他退伍后回到家乡滨海,到县局规划执法大队工作,积极投身到家乡建设的一线。工作以来,一直立足本职工作、以身作则、积极进取、默默奉献,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信任。
2017年8月26日晚上七点半左右,华灯初上的红星桥与往日一般的热闹,饭后散步的市民、跳舞锻炼的老人、行色匆匆的人、川流不息的车辆……只见身旁走来一名30岁左右的女子,披散着头发,神情,径直走到桥边后,便“扑通”一声跳下了河,桥上瞬间围满了人。出于军人的职业本能,听到呼喊声的杨震雷立刻放下手中的电瓶车跑到了桥边,“当时就看到一个女子脸部朝下漂浮在水中,情况非常紧急,我拿起一根毛竹就使劲地把女子往岸边拨,然后又蹚着河水把女子拖到了岸上”。上岸后的杨震雷并没有急着离去,而是仔细检查询问该女子有无意识和身体不适,直到和女子的家人赶到,他才悄然离去。事后谈及为何默默离开,杨震雷笑着说,“当时我也没有想那么多,只想着要赶紧把人救上来。我做这些也不是为了名利,只要能帮的就尽量去帮,相信换了别人也会这么做的。”
因在部队表现优秀,杨震雷曾荣获2次优秀士兵荣誉称号和1次嘉。杨震雷的救人事迹,了社会正能量,在当地赢得群众交口称赞,于2018年被评为滨海、东坎街道十佳模范。
2015年6月从盐城工学院经济学院毕业后,积极响应江苏省委组织部、团省委等部门号召,成为一名苏北计划志愿者,在盐阜大地奉献青春。服务期满后以新盐城人的身份留在苏北,扎根基层。尤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他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努力作出贡献。
践初心守,书写“人民至上”答卷。作为外乡人他放弃春节假期和亲人团聚第一时间回到岗位,并迅速进入紧急战斗状态。第一时间以笔做枪,正月初二他连夜配合起草《致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的书》和《关于充分发挥全区基层党组织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号召全区基层党组织和迅速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第一时间宣传防控,在防疫人员和群众对病毒所知甚少的情况下,他找素材、定脚本,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六集疫情防控指南动漫视频。动漫被学习强国、网等转发,累计观看人数超千万人次。
佩党徽亮身份,筑牢“红色堤坝”防线。扛起“责任旗”,他主动戴党徽亮身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地方他先上、重要任务他先担、志愿服务他先行。配合网格长守住辖区的“格”,访遍“格”中的户,盯好“格”外的人,切实做到排查到位,重点,确保无一遗漏。加入“先锋队”,他主动挂钩街道社区,加员先锋突击队,值守备勤,发放《致市民朋友的一封信》500余份,走访300余户居民,对所负责住宅楼栋开展至少2轮的拉网式排查,确保无遗漏、无死角。当好“守门员”,他坚守24小时不脱岗制度,对疫区返盐人员进行动态监测,耐心和鼓励居民提供疫区相关接触人员线索,做好登记核查并建立档案,对超市、农贸市场等开展政策解读和疫情防控宣传,给居民注入暖心剂信心剂。
勇担当善作为,扛起“奉献”职责。在疫情防控关键期,他实地走访辖区4个街道37个村(社区)和相关隔离点,对人员排查是否精准、防控措施是否有力等重点环节进行常态化督查,有效保障全区防疫工作有序有质有效推;对居家隔离居民实施关爱,他制定“暖心服务菜单”,提供防护用品供给、日常生活保障、心理健康咨询等3大类、10项具体服务,让居家隔离户不“断粮”,不“心凉”,并且主动购置米、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送到隔离居民家中,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更加积极配合部门工作,以“暖”做到了“稳”。
施凯杰曾先后荣获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江苏省暖冬行动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苏北计划志愿者、盐城市远教先进工作者等荣誉,更是在本次抗击疫情中表现突出,荣获盐城市五一劳动章、盐南高新区五一劳动章等荣誉。
殷学强,男,1995年3月生,汉族,共青团员,大学专科,南京江北教育科技咨询有限公司鼓楼分公司员工,南京博佳机器人俱乐部团支部。
殷学强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一方面,认真做好团的工作,积极响应团的号召,从事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团员的价值、亮出团员的风采。另一方面,发挥榜样作用,发动身边团员青年从事志愿服务。他认为,年轻人就应该要,要“自找苦吃”。
一是奋战在抗疫一线各个岗位,同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2月1日开始,他连续参加窗口单位防疫、社区防疫、医疗机构防疫、义务献血等多个志愿服务项目,截至7月14日累计参加防疫志愿总时长达1002小时。在南京南站、南京站参加志愿服务,引导、疏散到站乘客,帮助测量体温,指导乘客来宁登记,提供咨询服务。多次义务献血,并在爱心献血屋参与引导志愿服务。在鼓楼区下关街道商埠街社区协助做好疫情防控,在检测点轮岗值守,挨家挨户发放出入证,帮助居家隔离者购买生活物品、处理垃圾等。在鼓楼医院入口协助医务人员做好防疫工作。疫情防控期间,殷学强还向商埠街社区递交了申请书,希望接受党组织的,用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
二是积极主动参加防汛志愿活动,为群命安全保驾护航。家住江边的殷学强,看着日益严峻的汛情,主动联系商埠街社区钱莉,要求加入防汛志愿者队伍。白天忙完工作一下班,殷学强就跑到下关街道防汛应急值守点上,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参加防汛志愿服务。对江边各点位进行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时刻关注水位线,雨情、汛情变化;对江边钓鱼捕鱼的居民进行劝离;对漏水点进行排查,早发现、早处理。
三是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文明南京挥洒汗水。身为下关街道团工委下属团支部,他积极参加下关街道团工委组织的“统一行动日”活动,协助社区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另外还参加了团区委组织的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在西宁海口参加文明交通志愿执勤。
因为在参加防疫志愿服务过程中表现突出,3月,殷学强荣获“南京市最美防疫志愿者”称号;5月,荣获“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8月,荣获7月“江苏”称号。各大也对其事迹做了宣传报道:2月19日南京日报《随时切换“战场”的90后志愿者》、3月10日《志愿服务抢着上、疫情防控有担当(一线日央视《焦点》节目《守护者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等都报道了其先进事迹。
武汉市中心医院长唐莎在朋友圈的一段话感人肺腑:“哪有什么白衣,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一群白衣者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奔赴武汉支援一线疫区战场。这其中,就有一位来自扬州冯庄社区的“95”后女孩,黄国赟。
生命重于泰山。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市援武汉医疗队的号召,黄国赟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医疗前线是战场,疫情面前我们是战士。在抗疫战斗这个危难时刻,在武汉人民和祖国最需要医护人员之时,我自愿加入支援队伍,服从组织命令,绝不、不计得失,无论,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尽一份自己的心力!”
“2003年‘’流行时,我还是一个被大家的小朋友。17年后,当我再次看到许许多多的学者前辈选择‘舍小家,为大家’,日日夜夜奋战在一线时,我觉得我必须逆向而行,内心职业的,和各位同仁一起,并肩奋斗在抗击病魔的主战场、最前沿。”黄国赟坚定道。
1月28日凌晨三点,黄国赟如愿收到了请战去武汉的批复,此刻她的心情既是激动的,也是矛盾的。激动的是她终于可以随医疗队一同支援武汉,矛盾的是她不知该如何取得家人的支持和理解……辗转反侧至凌晨4点,她鼓足勇气叫醒了熟睡中的家人,告诉了他们自己的决定。
“赟赟,你放心去武汉,家里有我呢,不要担心。”沉默良久后,父亲黄权斌说道,“我们都知道抗疫一线条件艰苦,还存在被传染的风险,你千万记得要好好照顾自己,更要好好工作,全心全力治病救人。”
早上7点,黄国赟与其他支援队员一起在市卫健委集合,和家人匆匆告别后,她就奔向了疫情主战区!作为一名95后,用最简单、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救死扶伤的白求恩和奉献的职业,她是这场战“疫”的最美者。
“自2018年江苏大学护理专业毕业,我穿上白衣,迈入扬州市中医院大门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觉肩上有了千斤重担,那是身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感。这次去武汉,我定将以我所学,尽我全力,坚守最需要我的地方!”
护目镜易起雾、防护衣不透气、三层手套不方便,但黄国赟却能凭着自己扎实的基本功为病人快速、精准的打针;一些年纪大的医生和,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行动不便,黄国赟便揽下来了“跑腿活”;部分患者有失眠、腹泻、焦虑等症状,黄国赟利用中医中的按摩、耳穴埋籽、中医贴敷等疗法帮他们缓解;为帮患者树立信心、增强体魄,黄国赟带领他们一起八段锦……
朱超俊,男,1986年7月生,汉族,中员,大学,常州市交通支队钟楼大队二中队中队长。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他迎难“”, 既做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团结带领中队辅警连续奋战,为坚守防控疫情防线做出了有力贡献。
面对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他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大年初一接到疫情防控指令,朱超俊第一时间从春运安保切换到防疫工作中去。但在最初的几天里,时间紧、任务重、防疫物资还没到位,无章可循,没有预案,怎么防控中队都心中都没底。朱超俊作为中队长,奋战在一线,吃住在中队,把岗亭当作家,一下子就稳住了队伍。西新岗作为重点口,要设立24小时检查点,朱超俊反复调研,探索形成了“前置区分,轻重分类,重点细查”的检查方式,既提高了效能,更做到了严格防控,在支队获得推广。疫情期间,口共检查来往车辆12500余辆,人员29200余人,现14名重点人员并按处置流程规范处置。
面对艰巨繁重的防控任务,他勇于担当、连续奋战。随着疫情发展,朱超俊主动报名增援高速卡口。他带着2警2辅的作战单元增援S39邹区收费站道口。点上实行24小时勤务模式,他们负责晚上2个班次的值守。为照顾老同志也为模范带头,后半夜的执勤班次基本上是朱超俊承包。为了中队能有机动力量随时应对各类情况,他们每天高速执勤结束后都会直接返回中队,吃住在中队,以中队为家,随时听候调遣,确保快反快处,就这样了两个多星期才得到轮换。
面对大家和小家的选择,他恪尽职守、大“疫”灭亲。虽然坚守岗位无法回家,家中的父母亲为了给儿子打气,会做好他喜欢的菜由儿媳妇送到岗亭,朱超俊也仅仅是和爱人对望下眼神,收下父母的关心就匆匆投入工作;岳父也是怀德桥的社区,还有半年多就要退休了,这次疫情也坚守在防控一线岁的女儿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爸爸总是不回家,但还是会通过视频为爸爸加油,。
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在他深爱的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朱超俊不忘初心、牢记,不惧风险、不计回报,用坚守与付出树立起抗击疫情、守护百姓的铜墙铁壁。
朱超俊曾荣获2015—2017连续三年优秀公务员、2018行政三等功、四次个人嘉、2020年度青春警星、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后,李冰第一时间报名,驰援武汉,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感染20、21病区从事护理工作35天。在出发前夕,为了节约穿脱防护服的时间和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剪去了她心爱的长发。到达武汉后的第二天,李冰递交了申请书,她说:“我虽然年轻,但我也想有先上的资格,能和老师们并肩作战,并在实际行动中接受党组织的。”当她踏入武汉这片荆楚大地,她的父母才知道自己的女儿已身在一线,因怕她的父母担心,出发时李冰一直瞒着他们,到达驻地通电话时她父母的语气里包含了满满的疼惜,李冰告诉父母:“这边一切都好,过段时间我就能平平安安地回到你们身边。”安慰好父母,李冰来不及感伤,因为患者更需要她。那一刻,她感觉自己长大了,应当承担起肩上的责任。
在武汉抗疫期间,她们护理团队每天都要近距离给患者做采集咽拭子、静脉输液、动脉抽血等各种治疗,不断安抚患者紧张的情绪;学习当地的电子病历系统,适应其工作模式;严格执行隔离防护措施及各项诊疗护理常规,了自己及患者的医疗安全。在隔离病房中,除了完成患者临床治疗外,主动帮助患者解决生活难题,把自己的生活物资提供给缺少生活必需品的患者;指导患者“呼吸体操”“健脑操”,帮助患者改肺功能,促进早日康复;克服穿戴防护服、防护口罩大汗、呼吸不畅等种种不适,每天与护理的患者进行精心地沟通、及时了解每位患者心理变化,进行劝慰、患者;尤其是对于病情反复、家庭其他患病、心情焦躁的患者,向其其他康复患者的案例,并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在下班后与患者交流,提供心理支持。时值三八节,李冰与其他医护人员一起给患者送去节日的问候及礼物,体现了徐州援鄂医疗队对武汉病员们的爱心。在武汉第一医院工作期间,她始终将优质护理贯穿于对患者实施的整体护理中,促进了患者更好的康复,体现了护理人的价值!
张代强,是一名“00后”消防员。从小生长在凉山州的大山里,此前很少接触到海洋江河,也并不了解消防救援。2019年3月30日,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共有31名救火人员,最终顺利将火势扑灭。“那一次,我才知道消防救援事业的重要性,深刻明白一名消防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毕业后,张代强义无反顾地选择加入到伍中,刻苦训练、迎难而上,迅速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消防员。
2020年入汛以来,我国全面进入汛期,长江流域和黄河上游地区降水偏多,防汛抗洪形势严峻,苏州市多地强降雨,仅7月就有23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7月6日,是张代强今年第一次参加抗洪救援任务,在去往辖区的上,年轻的他心中有些激动,但也夹杂着些许不安。虽然年龄小、经验少,但是在抗洪一线,肩头上已扛起沙袋,驻守在抗堤之上。“这是我第一次去抗洪,也是最令我难忘的任务。”抵达抗洪抢险现场后,看到被洪水冲毁的房屋田地,张代强早已将害怕丢之脑后,“我一心只想快点把洪水排出去,那样人民的财产利益就少损失一点。”抬浮艇泵、抗沙袋、转运受灾群众,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作为“00后”,张代强从来不因为自己年龄小就要特殊照顾,每天和同伴们一起泡在水里。
7月15日,接到上级调令,张代强前往吴江前置备勤点集结。17日凌晨,正准备前往大堤值守的他却突然收到爷爷因病去世的消息。张代强强忍心中的悲痛,选择站好最后一班岗,直到大堤值守任务完成后他才将消息告知带队领导,请假回家。张代强说,“没能见到爷爷最后一面,是我最大的遗憾,但他生前就非常支持我当消防员,要求我在队里好好干,我相信爷爷一定会理解我。”
陈晓峰,男,1981年12月生,汉族,中员,硕士研究生,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质量管理部主任。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他作为无锡派出的第一位公卫医生,也是江苏省对口支援黄石的唯一一名无锡医疗队员,前往湖北黄石开展流调排查和巡回督导工作。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汹涌而至,武汉,蔓延湖北,有波及全国的态势,五千年历史的华夏大地又一次陷入到存亡危急之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身为的陈晓峰,收到报名通知的第一时间,毫不犹豫的回复了“报名”两个字。等单位确定让他作为队员驰援湖北时,他才想起还没跟家人商量。当他说明情况时,妻子对他的选择只说了一句话:“支持你,这是你作为疾控人的责任。”接到出征指令的当晚,他的两个孩子已经睡着,他来不及和孩子们告别,第二天早上六点多就到单位行囊,驰援湖北。
2月18日,抵达黄石的第二天一早,他就跟队友们一同前往黄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当场就领到了新的工作任务——下沉县区开展流调排查工作。他主动请缨,迎难而上,前往黄石市区病例数最多的黄石港区开展工作,第一时间赶赴区指挥部召开工作部署会议,协调沟通流程,梳理任务分工,明确工作职责。除每天开展病例的流调工作外,他还深入街道、社区、隔离点、养老机构、精卫中心开展巡回督导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可行性整改,筑牢了疫情防控一道又一道关口。
到黄石的第4天,他就在流调过程中,靠着一句“医院里其他人也有确诊”的牢骚,发现了一起自1月底起、涉及8名医患的院感疫情。院感疫情不仅当地人民的安全,更严重到了江苏援黄医疗队的安全,当天我就通过流调队汇总给了江苏省前线指挥部,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散,保障了医疗队整体安全,确保了江苏援黄医疗队“打胜仗、零感染”的。面对黄石港区最后一例病例,流调排查、核酸检测都没能发现传染源的情况下,他提出对患者密接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并发现患者家属中有武汉史的无症状感染者,成功破案。
作为一名青年,他始终秉承“”的旨和“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第一时间赶赴火线,在湖北疫情防控的主战场,打赢这场“黄石战”,是他作为一名疾控人的责任和骄傲,更是一名的与担当!
陈亚男,男,1988年9月生,汉族,中员,硕士研究生学历,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员、行政后备干部。
工作以来,始终以优秀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紧盯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服务患者安全,积极探索科学、规范、高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模式,为打造感控管理“连云港模式”、提升连云港市感控管理水平及在全省的影响不断努力。
“小感控”体现“大安全”。作为一名感染防控工作者同时作为一名青年,深知自己不仅肩负着单位的信任、更加肩负着全院每年近10万住院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他从建立医院感染防控协作机制入手,建立起“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感控小组”感控管理体系,优化网底管理模式,通过细化岗位职责、规范业务培训、强化监管反馈、量化绩效、惩并举等措施,有效发挥了网络网底作用,带动全院、全员、全面、全程地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医院感染发生率由2.41%下降至1.17%,相关管理工作经验总结在全市感控年会、全省感控年会、苏北五市院长论坛、华东五省医院管理论坛流或获。
“小感控”承载“大资源”。作为一名青年感控专家,积极推动建立全市耐药菌平台,强化医疗级后内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使用,获批市级课题5项、院青年英才课题1项,参编感控著作5部,撰写并发表近20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并多次获省、国家级优秀论文。此外,积极推动感控惠及基层活动,成立以青年为主要的“连云港市医院感染青年团队”,并自2017年起分别赴灌南县、灌云县、东海县等地义务开展“送业务,下基层”培训8场次,累计培训基层医护人员1620余人,显著提升连云港市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感控意识及知识。
“小感控”肩负“大”。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主动请缨,作为江苏援黄石医疗队310名队员中仅有的4名感控医师赴黄石疫情救治一线,始终践行誓言,在疫情防控一线,为使救治方案万无一失,率先独自一人进入新冠肺炎确诊重症监护病房,了解内部流程与结构,为后续调整医疗队接替方案奠定基础。挂职阳新县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业务科长期间,制定感控控制制度与流程10余项,指导做好院内感染及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累计开展各类感控知识培训10场次,培训医护人员1000余人次,为确保实现疫情救治打胜仗、医护人员零感染奠定了的基础。
先后荣获连云港市“五一劳动章”、阳新县委县“抗疫标兵”、连云港市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员”、连云港市感控管理“先进个人”、“全国感控新星”、“全国科学感控优秀基层实践者”等荣誉称号。
她是宿迁第一批援武汉医务人员,先后在武汉同济中法新城医院、肺科医院重症病房支援。在抗疫一线,丁莉莉向江苏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提交了申请,表达她对党组织的热切向往。“我看到许员挺身在前,我想我要和他们一样,更加坚定一心向党、驻扎一线的决心与战胜疫情的信心。”
一是始终坚守一线。来到驻地,经过紧张的培训,丁莉莉加入到抗击病毒的战斗中。重症监护室称得上是最高级别红色地带,稍有不慎,都会面临被感染的风险。但在工作中,丁莉莉没有丝毫,她脑海里只想着,尽最大的努力换取更多患者的希望。每天,丁莉莉需要穿戴各种防护用具,一戴就是很长时间,脸上会留下很深的红印,甚至有一段时间擦出了水泡;护目镜也曾因为充满汗水及雾气,只能透过缝隙而看清事物。这些给原本已是不轻松的工作增加了更大的难度,但丁莉莉没有丝毫怨言,全力做好每一项工作。
二是将留给自己。在武汉同济中法新城医院重症病房工作期间,丁莉莉担任组内任务艰巨的感控员工作。感控无小事,为每位队员安全,丁莉莉不断学习最新最前沿最科学的感控知识,在日常工作中严抓细节,全程监督。脱防护服是风险最高的,每次出舱时即使汗流浃背,丁莉莉总是一一帮助并监督队友全部脱完,自己最后脱去防护服。在同事们的眼中,她总是把留给自己。面对每天大量的消杀工作,她事无巨细,经常从上班到下班,几个小时一直弯着腰。患者有时候劝她休息一会,她也只是笑笑,从未喊过累。
三是专业技能过硬。作为一名长,她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利用自身专业特长,积极参与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同时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工作之余她经常关注队友们的心理状态,与队友沟通、交流,指导他们解压方式,鼓励大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战胜疫情,因此丁莉莉也成了队友心中最信赖的心灵导师。
工作期间,丁莉莉收到很多患者赠送的锦旗,也多次被医院评为优秀、先进个人,2019年还被市妇联表彰为市三八红旗手。
现从事产科临床护理及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发明新型实用专利2项,曾获市护理技能竞赛个人三等、市“优秀巾帼志愿者”,院“最美”“优秀员”“优秀共青团干部”“妇幼好青年”“先进个人”“优秀”“优秀带教老师”“护理服务明星”等荣誉称号。
2月9日,在接到淮安市卫健委关于组派医疗队援助湖北疫情的通知后,王晶晶第一个“请战”,报名参加淮安组派的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江苏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并于当天下午紧急集合赶赴湖北。在危急时刻,充分彰显了一名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王晶晶同志被分配到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个人防护工作等,从陌生,到逐渐上手,再到很快地驾轻就熟,平时在护理工作中积累的护理经验和专业素养,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耐心、细心、用心,王晶晶同志时刻牢记江苏医疗队的,与疫情斗争着,与身体的累、困、饿斗争着,竭尽全力为患者服务。
王晶晶同志在医院的业务工作、团务工作中就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到湖北后,王晶晶同志被组织任命为淮安市支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团支部,按照组织要求,带领支部的团员青年做好抗击肺炎疫情医疗服务。在完成医疗任务的基础上,他们还群策群力,在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鼓舞“战友”士气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在方舱医院里,有救治患者的紧张和严肃,同时也充满着温情和。每天午饭时间,饭菜放在外面临时搭建的板房里,王晶晶和“战友”们担心饭菜凉了,就怀抱着饭盒送到病员手里。他们双手接过饭菜不停地说:“谢谢,有你们在,我们就看到了希望……”一天,一位大叔在王晶晶发药时,紧拉着她的手含泪说道:“我的好朋友因新冠肺炎去世了,如果我能治好,我就去捐献血浆,这样就能治好更多的人!”王晶晶得哭了,因为她知道,医务人员不是在单打独斗,患者、患者亲属、乃至全社会,都在为抗击肺炎疫情而“战斗”着!
宋美云,女,1986年7月生,汉族,预备,大学本科,泰州市姜堰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副长、主管护师。
自2008年工作以来,她一直奋斗在泰州市姜堰中医院重症监护岗位。经历了南京中大医院的学习后,她不断研究探索业务知识,积极开展各种新业务,如医院首例CRRT治疗并取得成功,提拉式节力翻身,危重症患者的早期下床锻炼等等。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患者能康复,我们苦点累点没啥。”
以苦为乐,千里跨越传线日,对于宋美云来说,是个不平凡的日子。接医疗队通知,作为医院首批进舱人员,每天从11:30出发去方舱,到22:00到宿舍,三层衣服,三层手套,三层鞋套,两层口罩,活动都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工作,虽然内里早已汗流浃背,手上也过敏起了红疹子,脸上都是勒过的红印,耳朵后面甚至已经勒出了血痕,但这些都不重要。作为引导班,她负责迎接一批批隔离人员,将他们引至相应床位,做好沟通及解释工作。她说:“只要能多救一个患者,我们做好标准预防,大家齐心协力,疫情一定很快会结束!”
甘于奉献,万里长跑赛疫情。“疫情当前,我要担负起责任来,哪怕只能贡献出一份力量,也是为战胜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忙起来时她连吃饭时间都没有,饱一餐饿一顿,从来没有的胃痛都体验到了。连续十几天宋美云几乎登顶了朋友圈的微信运动排行榜,朋友们惊叹她的步数,她却总说“不能停呀,因为大家都在为生命赛跑!”除了协助护理病人,宋美云作为泰州队护理副组长,还要组织开会,对外协调联系,搬运协调生活与应急物资,每一项工作她都亲力亲为。其实宋美云还是两个不到七岁孩子的母亲,但当国家、人民需要时,她义无反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的初心。
大道,咫尺战病情。“大概不到10厘米的样子吧。”宋美云平静的语气,让人难以想象,这是在每天工作中,她的面部与新冠肺炎患者咽喉部位的距离。虽然方舱医院收治的是轻症患者,但病毒都具有传染性,采集者直接在患者的呼吸道前,最近距离仅10厘米,程度不亚于气管插管。医疗队选拔咽拭子采样组,有13年工作经验的宋美云率先报名。而每天几十甚至上百次的操作,对于采集者而言,取咽拭子可是一项感染几率极大的操作,稍不注意就容易感染。为了减轻患者不适,宋美云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进行了无数次的反复训练,确保做到动作轻、柔、快、准。
宋美云先后被表彰为江苏最美青年医务工作者,院级星级,心肺复苏技能比赛获得团队二等、个人一等。
阳韬,男,1986年10月生,汉族,硕士研究生,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大内科规培教学秘书,呼吸科教学秘书。
阳韬作为呼吸科医生的阳韬在农历新年之前就意识到了新冠肺炎的严重性,在医院发起驰援湖北的后,阳韬在科里第一个递交了请战书,要求去最前线抗击疫情,然而他却没有告诉家人,其实在疫情期间也是在本院隔离病房工作。2月10日下午6点,阳韬终于等到了出征湖北的消息,自己将作为镇江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员驰援湖北黄石。这时候,他才拨通家人的电话,告诉他们自己要上前线了。
阳韬作为镇江市医疗队长参加了江苏医疗队与当地医院的交接工作,并被任命为大冶人民医院隔离八病区的业务主任,负责该病区所有确诊患者的救治工作。阳韬每天对每个患者进行,确定诊疗方案并指导相关病历书写。对于需要使用高流量吸氧仪或无创呼吸机的患者,阳韬都是亲自为患者操作,同时给科室的医护人员操作的要点,让科室同事都学会了这一项技术。
阳韬不仅在工作上细心地治疗患者,生活上也十分关心患者。为了帮助患者补充营养,更好地恢复身体,他把自己从镇江出发时带的和当地慰问他们的食品及水果全部都分给了患者们。阳韬还给病区里一位正在读高三的患者买了学习用品,并鼓励他不要怕,要好好学习,一定可以健康的参加高考。在阳韬的带领下,在全病区医护人员的工作努力下,3月4日,八病区所有患者全部康复出院。阳韬和八病区的全体医护人员真正做到了“医护零感染、患者零死亡”的目标。此时,已经连续奋战二十多天的阳韬原本可以进入休整,但是阳韬却放弃休息,以一名普通队员的身份主动加入大冶人民医院一病区(重症病区)继续救治患者。此时一病区还有8名患者,为了让他们早日康复,阳韬放弃休息每天都上班,又经过9天的努力,3月13日,一病区的患者也全部康复出院,大冶市也真正实现确诊疑似患者双清零。
虽然阳韬完成了援鄂抗疫的任务,但是他还是没有闲着。在送医下乡期间,作为医疗队长,阳韬还组织镇江医疗队自费买慰问品慰问家庭贫困的老人。就在接到组织通知即将结束援鄂任务当天,阳韬还在工作,参加大冶市人民医院的呼吸科发展,针对呼吸科的科室构架、亚专科建设、PCCM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新技术开展等进行指导。他要站好自己援鄂抗疫的最后一班岗。
如今,已经完成任务返镇休整的阳韬才真正放松地休息一下,他说:“疫情虽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但是我从医的还很遥远,我一定不辱、追求、不懈坚守,为更多的病患服务。”
王晓宇,女,1986年10月生,汉族,预备,大学本科,南通如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团支部。
作为团支部,她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永远把人民群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无悔诺言。多年团的工作,给她最大的收获就是责任、奉献,更在于一颗全心全意的心。
一是乐于奉献,做疾病防控的“先锋员”。选择当一名公共卫生医生,就是选择了奉献。作为守护健康的“先锋队”,作为人民健康站岗的“排头兵”,她始终以永不懈怠的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带领着中心青年同志扎根基层,深入群众。在处理重大传染病的疫情现场,在病毒的检验检测卡口,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在检测危害因素的工厂,在普及健康知识的社区田间...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她夜以继日,挥洒青春,冲锋在前,她用满腔热情为143万如皋人民的生命健康构筑的防护长城。
二是敢于探索,做创新的“宣传员”。她组建中心宣传团,建立“如皋疾控”微信号,积极编撰疾病预防相关文章300余篇,普及防病知识,将科学防病传递到千家万户。她组织撰写政务信息、党建信息、业务等百余篇,被省市各级刊物录用。她建立市疾控中愿服务支队,将所有在职及青年同志吸纳到志愿者队伍中来,深入卫生健康服务一线,促进艾滋病、结核病、麻风病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指导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人的健康管理,着力提升重点人群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2019年她以如皋市长寿文化为背景组织健骨操队伍拍摄“骨动青春,健康中国”专题宣传片被江苏省疾控中心、学习强国平台及如皋市各大主流广泛宣传利用,获得上级领导一致好评。
三是勇挑重担,做“疫”线的“守门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她义无反顾地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对可疑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核查来苏返苏人员、养老机构、监管场所、复工企业、学校等场所疫情防控知识指导、培训,开展培训20余次,培训500余人。 从疫情发生到现在,她每天都满负荷工作,单位已成为她的第二个家,然而,她的丈夫也是一名医生,而且还在外地,每天也是坚守在抗疫第一线。这种情况下,他们年幼的孩子没人照顾,只能送回老家。即使这样,她也从未叫苦叫累,因为她知道,只有“大家”在,“小家”才在。
王晓宇先后被表彰为如皋市优秀志愿者,宣传工作、文明工作先进个人,2017-2019连续三年被如皋市卫健委嘉,记个人三等功1次。
郭炜剑,男,1991年3月生,汉族,中员,本科,宝应县小官庄镇南场村党支部、村委会主任。
位于宝应县鲁垛、柳堡、小官庄三镇交界处的南场村,俗称“金三角”,骨子里却是市级软弱后进村、县级经济薄弱村。2019年3月,“90后”大学生村官郭炜剑来到南场村担任党支部,他带领村民们脱贫攻坚奔小康,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就把昔日的后进村变成了全镇考核一等的先进村。
“夫妻俩投入血本,忙了一年,最后竟无人识货,我着急上火,老婆天天哭。”老农民陈宝剑看准了“鱼稻共生”生态种植模式,卖掉了县城里的住房,在南场村租下115亩农田开展有机无公害水稻种植,没想到第一年就“滑铁卢”,收购价与普通稻谷没两样,夫妻俩为此焦急万分。
“‘鱼稻共生’生态种植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能因为价格问题挫伤种植户的积极性。”郭炜剑说,他向陈宝剑详细了解了水稻种植全过程后,决定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名义,用高于市场价一倍的价格全部收购。
南场村90后小伙夏祥,在常州经营着一家电商公司,几乎不与村干部打交道的他,今年却与郭炜剑结下了患难之交。
“我母亲去年被查出尿毒症,每周一、三、五定期到市区医院透析。”夏祥介绍,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断了他母亲的治疗计划,因为防控,出村不方便,出镇、出县城就更不方便了,而母亲的透析一旦耽搁,可能危及生命。万般无奈之下,他向村干部求助。
为了让夏祥的母亲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郭炜剑在做好严密防控的前提下,亲自带着夏祥及其母亲前往宝应县城,一家一家医院寻找透析床位,但所有医院都回复,床位已满。郭炜剑随即又前往县卫生部门请求帮助,最终在邻镇找到了一家可以透析、有床位的医院。
同样都是90后,夏祥与郭炜剑共同语言越来越多,在交往中,夏祥了解到村里的农副产品销不畅的问题,而他与国内多家重量级电商平台都熟悉。为此,夏祥在村里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销售家乡的农副产品,拓宽了村民致富的渠道。
要致富,先修,时间不长,劳动干渠拓宽就拉开了帷幕,去年年底,全长2.2公里、宽5.5米、直通国道233的新劳动干渠建成通车,打通了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幸福之。
南场村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41人提前脱贫;帮助贫困学子走进大学校园;成立关爱驿站,解决留守儿童暑期教育的问题;实现全村80%土地规模流转;以构建“生态南场”为主轴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仅一年,南场村这个昔日后进村成功跻身全镇考核一等。
金莉娜,女,1988年10月生,汉族,大学本科,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明生水产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金蟹记品牌创始人。
那几年,区水产站通过实践,探索出了养殖面积小,养殖管理精,经济效益高的金坛“小精高”模式。通过这一模式,家里的养殖场效益大增,这也使金莉娜信心十足,而后与家人开荒翻田,继续扩大大闸蟹的养殖面积。
作为最底层的蟹农,面对自己辛苦养育大的优质螃蟹,却没有自己的销是最痛苦的。为了销,当时在QQ群刷脸那是必须的,搜索本地的创业交流群,参加线下活动,渐渐的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边学边做,只要能卖出去一份,那就是收获,总比卖给收购商强,金莉娜总是这样安慰自己。然而在销售大闸蟹的创业道上并不容易,在经历了一段瓶颈后,她在想,为什么不利用网络和身边的现有人脉资源把大闸蟹销售到全国各地呢?而且产品必须品牌化和定位,于是她立刻行动起来,以“高品质精品蟹”为基准,“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纯天然,安全的大闸蟹”这一,注册了“金蟹记”品牌,制定了代理政策,建立起了“线下门店+移动电商+社群分享+直播带货为主的销售模式,组建了自己的微商团队,同时给周边的大闸蟹养殖户定期提供技术指导,并向大家阐述了自己的经营,有效的确保了货源,也带动了周边养殖户的增收致富。现如今全国多个城市600多名年轻人都成为了自己的代理商,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
目前,直播带货可谓是当下最火的销售模式,随着5G时代的到来,实时互动+视频的呈现会越来越多的替换图文,成为商品信息的主流表达方式,接下来,将会继续探索和改进自己的经营模式,带领全国代理商突破传统市场,同时带动周边养殖户增收致富。
从一名企业白领到一名返乡兴村新村干,到合作社带头人,到村支部,强薇凭着自己敢想敢干的奋斗带领所在村居6户农户通过努力,让贫瘠的岗坡地长出了“金豆子”,2019年合作社创造了一百余万元的年收入,这就是“脚下有土,心中有光”的力量。
一是不忘初心、勇于担当。这只“昔日南飞雁”到村居任职之后,并没有因为村居的现状而却步,而是躬下身子脚踏实地了基层工作新征程。在2018年春节时一场大雪过后的走访慰问中,看到贫困户家中落满雪的锅台,她眼睛湿润了,承载了她童年时所有的欢声笑语的家乡,没有了记忆中的色彩和温度,那一刻她内心坚定,决定要陪着家乡一同成长。
二是确立目标、积极探索。经过一番调研考察,结合村居重岗山南拥两水库,西接牛夹谷良好的自然资源基础和区位优势,确定目标——种植林果。她带领6户农户成立了重岗山红土坡石榴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8年3月,完成了300余亩多品种石榴的栽植,每年带动长短期就业70余人,人均收入约4500元。2019年试验种植的红蜜薯实现了亩收益10000余元,今年,带领群众扩大了种植规模,为了延伸产业链,提升红薯附加值,强薇积极申请富民资金,筹建保鲜仓储及红薯休闲食品加工生产线,志在带动更多的群众实现口增收致富。石榴等果树丰产后,亩产可达20000余元,群众的辛勤汗水浇灌出岗坡地上的“金果子”。
三是扎根基层、奋斗青春。强薇将目标设定至2022年,依托重岗山的自然资源,完品种植到乡村休闲生态农场的过渡,形成一二三产相互带动融合发展。将重岗山建设为“可享休闲农趣、可品农家美食、可观田园风光”的生态大农场,实现“以农兴旅,以旅富农”,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让沉寂的村居焕发出内生动力。
强薇先后被表彰为泗洪县第十四届“优秀青年标兵”、泗洪县“青年岗位能手”。所创项目获2019“创青春”江苏省赛农业农村初创组三等、2019年“创赢宿迁—2019中国宿迁创新创业大赛年终决赛”创业组二等、2019年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2020年泗洪县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大学生、返乡新村干组一等、2020年中国宿迁创新创业大赛之大学生创业大赛市级决赛三等。
孔石峰,男,1984年11月生,汉族,中员,本科,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龙尚村村民委员会党委、南京汤山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自2016年孔石峰同志担任龙尚村以来,紧抓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走出了龙尚自己的乡村振兴径,带领龙尚村实现了市级经济欠发达村、区软弱后进基层党组织、街道倒数后进村的“三摘帽”,先后获评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区村社区分类评价农村型一等、全街考核第一名、江苏省休闲农业精品村、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等20余项荣誉。
集智定做规划,打造 “漫”谷品牌。龙尚村立足实际,最终确定龙尚“漫”谷发展规划。龙尚“漫”谷规划的出炉打响了我村脱贫振兴的“第一枪”,极大解放了全村干部群众的思想,为穷怕了的龙尚人民带来了可预期的美好未来。
持续造血,村集体收入大幅度提升。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规划葡萄主题酒店、龙尚湖漂流、民俗酒店等优质项目。引入“壹亩方塘”温泉民宿,建设特色民俗商业街区。在孔石峰的带领下,2018年底,全村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目前龙尚村人均年收入超3.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近500万元。
村企联建,走好乡村振兴之。龙尚村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委组织开展的“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行动决策部署,与华融中财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拟投入6亿元人民币,以健康、养生、文化、旅游、生态为主线,打造一个集乡村幸福、森林康养、康养度假中心、乡居东篱街坊、休闲运动、亲子研学旅游、生态有机农业等为一体的特色森林康旅综合体项目。
乡村治理,“掀起”基层文明新风。在做好的同时,孔石峰也在探索提升乡风文明的新径,力求在村庄全面发展,村民的文明素质不断提升。建设1.1万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形成“六趣”品牌,丰富村文化历史馆内容,举办各类活动本土民俗文化。宣传“龙尚”本土文化内涵,让更多的村民“家园价值观”逐步提升,“家园归属感”不断增强、“家园旧情怀”持续加深。
如今龙尚的巨大变化让在此扎根奋斗的大学生村官、村党委孔石峰倍感自豪:“作为一名,能在乡村振兴一线出一份力,我的青春无憾!”
该同志相继被省委组织部授予“江苏省优秀大学生村官”荣誉称号、市委组织部授予“南京市十佳村官”提名荣誉称号、区委组织部授予“江宁区优秀员”荣誉称号。
黄裕飞,男,1988年9月生,汉族,中员,硕士研究生,苏州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农机推广员。
黄裕飞能够紧密结合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在学懂弄通做实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作表率,在勤学中求真学问,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努力学出更深厚的价值观、方和工作思。
黄裕飞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承担多项省市农机化项目、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信息宣传工作,撰写起草多篇论文和标准。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内容和机制,以农机推广“田间日”活动为载体,逐步形成了党建和业务互促共融的工作局面,为推动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黄裕飞积极参加“双新双创”、农交会等多项重大活动。努力配合农机主管部门,组织全国主要农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创建材料,成功被列入首批全国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全省唯一一家,全国仅有五家。组织起草《苏州市人民关于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装备技术支撑。
黄裕飞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加入“乡村振兴”富民先锋分队,及时解决一线农民最迫切的农机化生产问题。主动参与乡镇、社区联防联控,用实际行动筑牢农村、社区最后一道防线。积极开展苏州北站交通分流点指导工作,切实保障分流平稳有序。
黄裕飞曾先后荣获“苏州好青年”、苏州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个人”、苏州市“三新四创”好青年等荣誉。
陈峥,男,1989年6月生,汉族,中员,大学本科,靖江市马桥镇徐周村党支部、村委会主任。
不忘初心,扎根农村。陈峥是2010届大学生村官,2016年考取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大多数曾经的村官进了机关,进了,他未曾羡慕昔日同袍的“高升”“脱坑”,一直留在农村基层,未曾离开。2016年,陈峥从马桥镇正北村调任徐周村,在全国劳动模范徐忠祥老引领下,在“老支书”下,不断进步,最终成长为一名农村党支部。这样的重任让他经历了很多同龄人未曾有过的实践和磨练,在千丝万缕繁杂琐碎的农村工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成长为一名“全科型”年轻同志。在村工作期间,带领徐周村获得全国文明村、国家森林乡村、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省电子商务示范村等荣誉。
主动担当,发展农村。陈峥根据村庄实际,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项目、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推动大美徐周乡村旅游发展,整合芦笋种植、孙家老宅文博园、良友生态园等12个特色农旅项目,打造集乡村旅游、果园休闲、农庄度假、文化体验与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建成樱花大道5公里、生态采摘走廊3公里,拥有接待餐位1000余个,住宿床位130余个,与中心村下属铭坤G12农乐谷项目联动发展,运行靖江市首个村级旅游公司,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参与马桥镇承办的首届岳飞文化节、举办的三届草莓节,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大大提高了马桥农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响了“大美徐周”特色田园品牌。今年以来,重点推动“心诚养老”医养融合、“孙家老宅”传统工坊、“乐活徐周”水上乐园等项目建成运营。
走心暖心,服务农村。群众工作靠,作为基层领头人,陈峥着力于惠民便民,每年投入惠民资金15万余元,开展“孝道礼德”公益创投活动,为全村村民代缴合作医疗费,给残疾村民每月发放50元生活补助,为80岁以上老人购买意外保险。建立孝道礼德协会,持续关爱农村老人;组建馨港湾残疾人之家,探索助残新模式;成立老年人圆梦艺术团,积极推进农村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向善向美。广泛开展全面健身活动,让村民免费学练太极拳、等健身项目。改善居住,全面启动夹心埭整合,规划全村老埭200余户分散农户在原2、3、4组区域集中居住,1期项目69户已进入分批施工阶段。
陈峥先后被表彰为全国乡村旅游能人、泰州市优秀共青团干部、“最美泰州人”大学毕业生先进典型、靖江市优秀员。
韩立芹,女,1985年12月生,汉族,中员,大学本科,盐城市盐都区大冈镇佳富村担任党总支。
2008年7月,韩立芹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工作以来,她牢记旨,不负重托,虚心向基层干部和群众学习,凭自己艰苦实干的作风,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大学生村官的辉煌篇章。
一是扎根基层,用行动诠释坚守。作为党支部,她以“基层党建示范带”先锋点建设为抓手,把党的活动落实到最基层。传承红色基因,把红色文化融入到规划建设、公共服务的方方面面,设立英名永驻红色地标,放置“水润红村”文化石和文化墙,强化村民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建成佳富红色纪念馆,深入开展“你的身影从未走远——传承红色基因”行动,在佳富红色纪念馆建设过程中,组织妇女代表、青年代表、老召开座谈会,广泛收集和公开展示记载优秀传统文化的“老物件”,努力把佳富红色纪念馆建成加强党性教育的特色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接待参观学习人员近万余人次。
二是强村富民,发展特色产业。在她的带领下,全村发展以特色桃果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创成江苏省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目前产业园规划面积1万亩,已建成桃果产业4500亩、家庭农场27个,区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8个,拥有绿色食品18个、知名商标1个,年产果蔬5000吨、产值8000万元,带动就业500多人,人均年增收近2万元。通过发展电商经济,农产品线上线下实现同步销售,今年兴办了250左右的佳富集体农场,种植桃果、石榴、梨等品种,既带动了周边的剩余劳动力,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如今的佳富村,春季桃花盛开,秋季硕果累累,实现了产业兴旺、百姓富裕。
三是打造田园,推进集中居住。她将苏北农村住房条件集中改善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带领佳富村打造更有特色、有底蕴、有颜值的新型示范社区,入选省第三批特色田园乡村。社区规划集聚554户,其中规划保留老村庄144户,新建410户。于2018年9月开始启动建设,68户新房已交付。对老村庄统一规划设计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实施“厕所”,将老旧厕所改建成6㎡的卫浴一体间,生活污水经过污水管网收集之后排入附近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村民共享党群服务中心、红色文化纪念馆、污水处理设施等公共配套。2019年12月6日中央套1晚间新闻专题报道了佳富村农房改善工作并获赞;2020年3月17日,佳富村得到省委娄勤俭视察和肯定。
他的创业事迹,CCTV17《遍地英雄》栏目24分钟专题报道,此外,《新华日报》《农民日报》、学习强国江苏平台、交汇点新闻、《徐州日报》、徐州、铜山、江苏网、以及江苏省残联、徐州市残联等报道。公司被确立为徐州市“三乡工程”示范、徐州市羊肚菌培育示范,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省赛金,被评为徐州市“十佳创业标兵”、铜山区“十佳返乡创业能人”、第三届“棠张”。
毕业后,刘欢欢选择到上海从事互联网工作,然而,2017年,正当一片更广阔的职业前景向他敞开时他提出了辞职,在无数不解的质疑中,义无反顾的返乡从事农业。
羊肚菌作为一个新兴品种,培育难度极大,南方菌种长途运输后出现菌丝老化退化、气候不适应等情况,同时对羊肚菌种植缺乏科学认识和管理经验,让刘欢欢的初次创业付出代价,近20亩地几乎绝收,这让刘欢欢意识到实现菌种本地化培育至关重要。
于是,他除了大量阅读食用菌相关的专业书籍外,还经常向全国各地的专家、种植户交流学习,特别是巧合了解到当地有个种植专家比较出名,他多次坐车一百多公里实地学习,同时和徐州市农科院建立合作,经过艰辛努力,不仅培育出了优质的广域菌种,还掌握了一套先进的种植管理方法,现在亩产量达到600多斤,最高可达800多斤,位居全国人工种植产量前列。
通过对市场的开发,刘欢欢积累了大量的高端酒店会所客户,并与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全国生鲜电商和本地电商达成合作,还和大量的经销商、干货档口建立合作。
当前农联体共带动农户3000多户,12000多人,提供近百个劳动岗位,种植面积超3000亩,每亩最高效益可达5万余元,总产值8000余万元,人均年增收近两万元。
此外,刘欢欢和团队还在全国首创了羊肚菌和桑蚕轮做、羊肚菌和大蒜套种的种植模式,既盘活了闲置资源、优化了产业结构,又增加了经济效益。同时对菌渣废料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变废为宝。
2008年到2013年,我曾服役于原中国人民武装8690部队,怀揣着远大理想走进军营,从一名懵懵懂懂的地方青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经过了列兵、上等兵、士官、班长、排长、教练员的层层历练从思想上到身体上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2010年我光荣的加入中国,心中无比自豪。自入伍以来,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优良形象作为标准,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更好的成绩。
2013年的我光荣退役,退役之后我重新调整自己心态,一边学习,积累经验,一边寻找商机。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诚实守信,认真好学,我相信不论在哪个行业是金子总能发光。
21世纪时代的发展,促使各行各业开始发生着质的转变,新生行业如雨后春笋。就在这时看似初出茅庐的我似乎看到了一丝商机,的选择了新行业。通过几年的学习积累,在2018年我先后创立了宜兴众和创美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宜兴食宪鸿秘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展了江苏子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在创业初期面临诸多挑战,公司刚创立之际,资金短缺,人手不足,办公条件也很艰苦。但五年的军旅生涯除了赋予我更加坚强的意志品质,更培养了我雷厉风行、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不怕困难、的斗志。
两年的时光,了公司的稳步发展,我始终把诚信作为公司发展的根本。在管理上更是不断加强员工的党性,提高公司人员整体的思想。在两年时间内,公司业务发展迅速并精准服务于各行各业,公司始终秉承“让一切善良得到更多应有的尊重”的经营,用精益求精,热情周到的服务使我们受到了更多客户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2019年公司增加了由江苏省版权局指定授权的版权登记和办理业务;与江苏省电视总台(集团)、江苏省电视授权合作运营的大美江苏;公司完成了自主品牌陶都乐跑活动、风味宜兴美食推荐栏目等项目的建立和完善。目前公司业务涵盖:影视拍摄制作、广告设计发布、版权登记办理、新运营、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组织策划等。
近年来我始终积极参加各类文化活动,不断增强党性,丰富自身正能量,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面对困难我们始终认为方法远比困难多,在企业文化上我们更加注重和尊重“孝、忠、善”,以积极正能量作为公司文化的核心,在这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凝心聚力更加坚定的带领大家幸福美好的未来。
闻恬沅,女,1997年10月生,汉族,中员,大学本科,2019年江苏省名校优生定岗特选计划(脱贫攻坚类)选调生,现工作于淮安市盱眙县管仲镇。
踏上工作岗位前,基层公益服务不断渗透进闻恬沅的生活,耳濡目染与亲身实践的点滴义行,持续汇聚成她教育扶贫的磅礴力量。她主动与学校研究生支教团嫁接平台,发起“樱花义卖”“爱心包裹”“读书基金”活动,号召全校师生向新疆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场学校、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拖布卡镇中心学校贫困学生送去书籍、学习用品、艺术画作等超万件,价值近十万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闻恬沅成功申请国际志愿者,与团队共同前往斯里兰卡贫困小学开展爱心公益支教。面对城市里高薪工作等诸多,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她毅然选择毕业后奔赴基层,积极投身脱贫工作,让奋斗擦亮青春的底色。
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闻恬沅作为全镇扶贫队伍中最年轻的一员,与扶贫专干挨家挨户走访、记录收入信息,辗转于稻农家与稻米加工厂;开展“互联网+扶贫”业务培训,帮助各村扶贫干部使用APP高效采集农户收入,转变扶贫“表格式”思维;发挥专业优势,依托全镇旅游资源,规划设计盱眙西区乡村田园两日游项目;设计所驻市定经济薄弱村黄庄村特色农产品logo,带动“映霜红桃”等走进城市,全村101户295人去年底已全部脱贫。此外,她还结合管仲镇大力推行的“虾稻共生”,创新设计虾稻米生产包装,以电商扶贫为抓手,切实让双脚沾满基层泥土的芬芳,承载与群众最紧密的情感联结,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疫情防控期间,闻恬沅以镜为话、以笔为书,主动承担起全镇每日宣传工作,条目式列举红色题材,深入挖掘基层党组织和人物典型事迹,摄制影像2则。进入复工复产阶段,她协助村党总支与农技专家在田间农技现场与村民进行手机直播教学,传授农作植经验,实现“一花一木”在云端。再遇淮河流域大洪水,她随镇支援分队驻守行洪区,拍摄记录与村民同心防汛抗洪过程,筑牢红色防汛大堤的动人瞬间。闻恬沅抓实新闻触角,充分利用新矩阵创新基层宣传思,收集整理各村(社区)外干群线索近百条,新华网、交汇点等刊登采编新闻15余篇,参与编辑推送微信号宣传文章20篇,阅读量达到近2万人次。
闻恬沅先后获得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十佳使者,“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二等,“互联网+”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盱眙县2019年度优秀共青团员,盱眙县第一届“农业电商新零售”项目大赛创意组一等。
徐瑶,女,1992年11月生,汉族,中员,本科学历,连云港市海州区新坝镇小荡村回村任职大学生。
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90后大学生,2011大学毕业之后,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签约工作,而是选择了回到农村老家,成为新坝首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其实常艰苦的,作为一个女生来说每天起早贪黑,在别人眼里看来,这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自己依然在着自己的事业。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带领十余户村民成立了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把绿色无公害蔬果远销南京上海带动150名村民就业,成为远近闻名的创业明星。
回顾起创业历程,一丝苦笑,一丝酸涩。尽管现在的合作社发展得顺风顺水,但和许多创业者一样,我的创业之也非一马平川。风风雨雨6年时间,个中滋味,实属如人饮水,冷暖自知。2012年承包了10亩土地用于西瓜种植。一家人起早贪黑的帮忙干活。因为勤奋肯干,头脑活络,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种植规模扩大到了30亩,还聘请了专业的管理人员打理。
随着对市场的深入了解,有新的想法:“打造一个品牌,制定一个计划,通过一个市场”为老百姓增加收入。看见村民还墨守成规的守着自己的二亩土地,以及现在的农村现状,心里暗暗的想,一定要带领村民一起致富。新坝作为农业大镇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有种植技术的农民,为什么不能号召大家一块在口创业呢?说干就干,主动进入小荡村村民家里与他们座谈,给他们分析了我的创业计划,这一想法得到了村里一些种植大户的响应。2013年3月,带领村里十余户农民一起成立了连云港曙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搞起了无公害蔬菜种植,注册了新坝牌商标,大家分开生产,集体销售。新坝大白菜、新坝拿比特远销上海、南京等周边城市。2017年曙光蔬菜合作社又扩大规模发展,引进黄瓜、西红柿、西葫芦等品种,深受市民追捧。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合作社进行土地改良及抗重茬栽培,当年的亩产量增加了30%,西瓜的亩产量达到1.3万斤。由于蔬菜品质过硬,合作社产销两旺,一年的净利润达到120万。积极的带动下,农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纷纷加入创业行动中来。此外劳动力还能就地,让不能外出打工的农村妇女增加一份收入。
今年,创业蓝图又有了新的规划,不仅要扩大规模做草鱼、黑鱼混养养殖,还要启动家禽养殖项目。循环的生态养殖是创业计划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想踏踏实实种好地,让大家吃的放心。
他是一名热爱农村的有志青年。大学毕业后他放弃安逸的国企工作,选择回到家乡,以大学生村官身份扎根基层回报家乡。他先后在正余镇三合村、王灶河村、瑞丰村多个村居工作过,哪里需要他,他就去哪,再苦再累都不怕。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能全心融入工作、融入群众、真情融入基层、切实解决问题、专注谋划发展,把农村这方热土当作展示青春、实现价值的舞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奋发作为,积极主动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当代青年的时代风采。
2016年在担任王灶河村党总支期间,他善于谋划、勇于创新、加压,积极壮大集体经济,村级资金从20万元两年内增至260多万元;打造绿美乡村,新增绿化面积340亩,建设海门首例农村分散式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对辖区内老运河、福利河两侧违章建筑全部拆除;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新增硬质水泥1万米,农桥4座,太阳灯80盏,新建200平米安息堂一座;发掘“乡愁”文化,积极投入编撰村志,并将王灶河老街申报为江苏传统古村落。在赵锋同志带领下,王灶河村先后获得江苏省绿化示范村、南通市文明村、海门区双带五星党组织、海门区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他是一名开拓进取的有为干部。因工作能力突出、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组织于2019年安排他到瑞丰村任职,以改变瑞丰村经济薄弱、组织软弱涣散的局面。他通过整合资源,联合区自然资源局、振康公司、臣昊机电等成立村企红色联盟,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从而发展物业经济与招引“飞地”经济。抓住新型合作农场发展契机,成立海门区政益丰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土地流转,经营种植面积已达600亩;邀请区老科协、农科所、蔬菜站、作栽站等作为技术指导单位,打造100亩新型合作农场高效茬口示范,其中40亩的大叶菠菜盈利每亩1000元,种植的海密甜瓜在江苏“好西(甜)瓜”品鉴推介会上被评为“甜瓜组江苏瓜王”;产品销,拓宽订单农业渠道,与海门盛和斋蔬菜公司签订订单,建立300亩的酱瓜种植,形成优质农业产业链。强化班子作风建设,以软弱涣散为问题导向,高质量完成支部规范化建设,在扶贫帮困、农村改厕、污水管网建设、“三拆”工作、矛盾等中心工作彰显村班子担当作为。经过一年的努力,瑞丰村成功脱贫摘帽,村营收入突破70万元,镇年终考核前进14个名次,列全镇第三名。
从事扶贫工作近3年,接触建档立卡户的专项调查8年,王江华一直认为,从事扶贫工作让她贴近了熟悉的家的味道,更有让她的人生有了闪光的舞台。
自2017年开展“三治理一挂牌”扶贫领域专项行动以来,她就在第一时间配合领导制定了工作方案、任务清单、月度工作计划,2年多来,油坊镇很好地开展了扶贫领域各项工作,既有效防止了扶贫对象虚报、漏报、错报,更精准落实各项扶贫措施,全面完成了油坊镇脱贫任务。为了更好的让贫困户了解扶贫政策,她不仅督促帮扶人向结对帮扶对象宣传政策,还借助党建宣传活动,开展扶贫政策宣讲会,同时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方法:一是摸清家底,因户制宜。分“造血型”、“输血型”、“托底型”三类脱贫方式,借助常态走访,完善收入细账,认真做好数据核查比对,关注脱贫指标的进展;二是用足政策,帮扶到位。既借助季度走访、常态化联络,强化结对帮扶责任人的责任,又主动协调对接各部门,根据建档立卡数据分析,将一户一策精准落到实处。2017-2019年油坊镇共计脱贫369户640人,现有建档立卡户325户561人,2019年已实现全面脱贫。看到这些,加班加点的苦也变成了甜。
作为一名年轻的扶贫干部,都是与贫困户打交道,当他们遇到困难或疑惑时,王江华总能换位思考,发扬“店小二”,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把他们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能办的急事尽快办理、难事协调办理,不能办的要当面政策、解释清楚。她觉得自己就应该像梅花那样讲奉献,要有一种“拼”劲,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发扬不怕苦的做好每一项工作,做到“有功劳时不伸手、有苦劳时不计较、有疲劳时不抱怨”。
投票类别:本次投票有三个类别选项,分别是“崇德守信”“抗疫救灾”“乡村振兴”好青年,小伙伴们在三个类别中分别选择1人(每个类别仅限1人),然后点击“投票”选项,即可选出你心中的最棒噢!梦见别人剪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