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女人天下> 文章内容

写这些歌就是为了给你找个妈

※发布时间:2019-8-23 14:19:3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提起音乐剧界的R&H组合,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反应出我们在说什么,而提起《音乐之声》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R&H就是这部戏的作曲、作词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dgers)和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Oscar Hammerstein II)组合。

  虽然R&H组合并不是音乐剧的创造者,但他们合作20年之间的作品缔造了音乐剧的第一波辉煌。每一部戏除了万人传唱之外,还有不胜枚举的诸多复排,并且部部都翻拍了电影,罗杰斯还用绳命创造了EGOT这个词(即艾美、奥斯卡、格莱美、托尼都得过的人)。

  然而,多金高产必然容易中套——从音乐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层面上看,R&H的作品无疑是性的,但他们也了音乐剧创作的程式化风格。纵观R&H的成功作品,最大的套可能就是“孩子找妈”的故事原型,时而是孩子自主找妈,时而是父亲代娃找妈;家里缺少一个具有“妈妈功能”的角色,是故事中最大的戏剧矛盾。

  以R&H最成功的五部作品——《俄克拉荷马!》(Oklahoma!)、《旋转木马》(Carousel)、《南太平洋》(South Pacific)、《国王与我》(The King and I)和《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来说,只有《俄克拉荷马!》完全没有触碰儿童话题,其他几部戏无疑都从不同方面触碰到了儿童的主题。

  在大部分剧目中,孩子们的父亲形象大多常的,有些甚至,不易接近,几乎所有的戏剧冲突都在于这些父亲怎么变得温柔并替他们的孩子找到了妈。

  《旋转木马》中的Billy是这里面最极端的,极端到他女儿还在襁褓里时,他便死了。但这部剧里,还是留下了即将为人父的思考和焦虑,和最需要学好英语语法才能懂的求爱歌曲:If I Loved You。

  与Billy相比起来,《音乐之声》的上校大人与《国王与我》中的暹罗国王虽然没有那么极端,但的确都不是人见人爱的好脾气。如果说上校大人是因为丧偶以及身上的军人,那么暹罗国王就可能是因为……他本来就那样,但他和上校一样,在拥有一个具有平等地位的配偶这件事儿上是缺位的。所以,故事的女主都是一位敢于跟他们平等对话的女性。

  《音乐之声》中的Maria,《国王与我》中的Anna,就是这样的女性。一个从英格兰出来要看,一个从出来也是要看,面对世界有自己的一套,并自己的一套,严格意义上讲,他们都是教师。

  在剧中,这些女性会先爱上孩子们,伟大的R&H在寄出情歌之前,总是给出一连串的与儿童的互动歌曲,比如在《音乐之声》中我们都很熟悉的Do-Re-Mi以及My vorite Thing。

  在《国王与我》中,女教师Anna在陌生的中选择了最直接的Getting to Know You

  当然也有院的嬷嬷劝说要勇攀高峰(Climb Every Mountain),国王原配妻子觉得爱他就要接受他的一切(Something Wonderful)。

  虽然爸爸们面目可憎,但看在孩子和前辈的面子上,也要把天儿聊下去,而彼此的转变大多又都成就了音乐剧史上最经典的桥段,比如《音乐之声》中的《雪绒花》和《国王与我》中的Shall We Dance。

  而《南太平洋》的父亲角色Emile de Becque就讨喜得多:他非常温柔善良,娶了南岛妇女做妻子,不幸丧偶后独自抚养两个混血的孩子。所以,在故事线上,男女主角几乎一见钟情,留下Some Enchanted Evening这种情歌。

  剧照为Kelli OHara和Paulo Szot主演的2008年林肯中心复排版,版本为男高音歌唱家卡雷拉斯演唱版本

  在主题上,《南太平洋》的爱情主题是对于固有种族主义观念的扬弃,这也是作品获得普利策的原因。

  罗杰斯有三个女儿,但其中一个不幸夭折;汉默斯坦有过两段婚姻,共育有四个孩子。此外,当代美国音乐剧泰斗史蒂芬·桑德海姆曾在自传中提到与汉默斯坦如父子般的感情,加之专业上的启蒙,桑德海姆其实也可以约莫可以算是半个亲骨肉了。

  《音乐之声》中von Trapp家族的孩子有5个,除了各自古灵精怪之外,还要集体给大人们唱晚安歌。《国王与我》中因为国王妻妾成群,孩子自然就更多了,专门为孩子亮相打造了进行曲。

  R&H吹的这一股儿童剧风可能也正适合美国的战后繁荣和家家户户的婴儿潮,并且成为了后世音乐剧的典范,只不过当代儿童剧的小朋友需要更加多才多艺,仅仅亮相是不行的。做梦洗头

  财成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