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11月5日讯: 在社会的普遍认知中,心理咨询师是个“高大上”甚至带着点神秘色彩的职业,由于报考门槛相对较低,也一度成为社会上心理爱好者的报考热门。事实上,即使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书,也并非是“一证在手,前程无忧”。据业内人士透露,大多数心理咨询师面临着“缺乏实战,投入很大,收入很低”的尴尬境地,甚至有转行的心理咨询师断言,“单纯做心理咨询连自己也养不活”。
这是小说《唐吉坷德》中所描述的主人公向“巨人”发起战斗时的宣言,不管希望多么渺茫,他总会毫不犹豫为而战。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群人在为我们心理健康而战斗。
据费立鹏教授于2009年在《柳叶刀》上发表的一篇有关中国疾病患病状况的论文显示,中国各种障碍总患病率为17.5%,发病率从1993年的1.12%激增到2005年的17.5%,需要心理健康服务人群高达2.48亿人,而目前仅有8%寻求过专业帮助,4.9%得到专业帮助,剩下的人所承受的和痛苦无从得知。
心理健康服务的市场有多大?依据《中美移动互联网心理健康市场研究报告》中所指出中美比较数据来看,2014 年美国心理健康市场的规模为 1790 亿美元,人均花费 560 美元,中国心理健康市场的规模为 140 亿美元,人均花费 11 美元,仅是美国的 1/50。
就目前而言,我国能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人士有哪些呢?其中一类是科医生,据统计,全国的卫生服务机构不足2000家,科医师只有2万余人。另一类是就是心理咨询师,随着社会运转速度越来越快,整体压力水平倍增,催生了心理咨询师培训市场从2003年起每年50%速度的增长,据统计,迄今已有大约200万人参加咨询师考试,约90万人通过培训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另外国内开设心理系的高校有100来家,每年将近有20万学生毕业。
持证人数、新生咨询师人数节节攀升的同时,其中真正从事心理咨询的却仅有3万人,国内能够依靠心理咨询养家糊口的人更是屈指可数,绝大部分都选择了转行。
从事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人员,满打满算仅有五万余人,而他们所要面对的是2.48亿服务对象,无论是从社会需求角度还是市场发展角度,心理咨询师都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朝阳职业。
心理咨询行业内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一个咨询师如果没有兼职,没有其他收入,只做心理咨询师,那么可能会饿死的。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两点:
首先,心理咨询缺乏职业化人才培养体系,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准远远满足不了激增的心理健康需求,社会认知度不高。相比国外心理咨询师培训分理论、实践、临床及体验4个部分,以及在法律认可的医院及私人门诊进行临床实践,我国的咨询行业准入门槛似乎显得有点寒酸,考了一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就可以从业;满足三名持证咨询师,就可以开业办咨询机构。如果真正投身这一行业就会发现,仅一张证书所涉及的内容连入门都不够,更别谈去做咨询了,所以国内很多科班出身的心理专业学生并未选择去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接触越多,越担心做不好。
然而在美国,心理咨询行业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学习晋升体系和成熟的保障。心理健康服务人员配置主要包括临床社工、临床咨询师、临床心理学家以及科医生,单拿临床咨询师要求来说,就必须满足硕士学历以及2000小时的临床督导等,收入水平大约在4~6万美金每年。
其次,目前我国的心理咨询对于来访者属于完全自费项目,并未纳入医保。而一次咨询动辄几百甚至上千的费用让不少人望而却步,高昂的费用使得心理咨询在国内成为有钱人的专享。
而在美国,心理治疗项目已纳入医保体系,患者仅需承担5%甚至几乎为0的医疗费用,来访者完全不用为费用操心,咨询师也不用有相关担忧。
近日,习大大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和重视。
但是,从国内社会和执业来看,心理咨询师还远不能算是一个理想职业,甚至连养家糊口都成问题。不少新手咨询师兴冲冲地入行,却不得不面临没有访客的尴尬和“误入雷池”的风险。
与心理咨询师苦恼没有访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专科医院人满为患。医院里的医生满负荷运转,叫苦不迭。如果心理咨询师能参与到轻中度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来访者的过程中无疑会大大缓解这类人群健康服务供需不平衡的矛盾。
2013年5月1日颁布的《卫生法》却明确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边界: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障碍的诊断、治疗。全国首例心理咨询师成被告案就是鲜活的例子,来访者患有障碍症,却接受了某心理咨询师的系统训练,在他突发疾病跳楼身亡后,其父一纸诉状将咨询师告上法庭,并索赔70万。一边苦于来访者寥寥,一边却又担心逾越法律的边界,这可能是很多咨询师咨询生涯的真实写照。
在这种处境下,心理治疗师无疑成为心理咨询师增加职业筹码的黄金选择。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初级心理治疗师考试,允许医学或者心理学毕业生报考,希望让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加入到心理治疗师队伍中,合规地为大众提供心理治疗和咨询服务。与心理咨询师相比,心理治疗师貌似才是为心理健康服务的“正牌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执业范围更广。心理治疗师是国家卫计委认证的职业证书,属于医疗技师序列。执业对象方面,除心理咨询师所面对的在生活、学习、工作、情感、人际交往、疾病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困惑、心理问题的非心理疾病人群之外,心理治疗师的对象还包括了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来访者。
医保政策的支持。近日,市海淀区卫计委为首批34个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的心理咨询室授牌,今后,辖区内的居民和大学生可以随时得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相关服务纳入医保。这一小小的政策尝试无疑也是对心理治疗师这一职业的重大利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纳入医保一直是所向。中国的心理治疗师相当于美国的临床心理学家、临床咨询师、临床社工,其服务对象是疾病人群,是可以进医保的。而心理咨询师就相当于美国的志愿者、心理员、人员,开展的工作是健康人群的心理保健和疏导,是不能进医保的。
人才需求大。相比美国有30万临床心理师,我国目前仅仅只有5000名左右的心理治疗师,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可想而知有多大。
由此可见,目前社会上对于专业心理健康服务的空缺,亟待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技术过硬又能对疾病进行诊疗的心理治疗师去填补。杨得志之子南阳事件
本文由 325游戏(m.325games.com)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