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千聊给们讲基础,谈到中国的佛教有十个派,禅、净、密、律、天台、唯识,大家尽管随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不必拘泥于某派某法。
有问:“,你是学什么派的”?我想了想说:目前在学唯识,如果以后没有什么大的变故,大概也还是会继续学下去。
其实我一开始并不喜欢唯识,一大堆名相绕来绕去,随便拿一本唯识的书翻两页,眼前就会冒出一行行乱码,我中几乎每一个文字,但却像个睁眼的瞎子。在文字概念的迷宫里,愚钝的头脑要被碰得肿起包来。看起来一点意义都没有。
可后来报考了一所专修唯识的院,天天耳濡目染,唯识对我而言就逐渐变得没那么了,逐渐自动的看一些入门级的唯识经典,我发现这是一套极其严密的现象解释系统、方法系统、起心动念的对标系统。学习后,世界会更加的清澈,自己的内心也会更加的清明。于是学习唯识对我而言就成了一件我愿意做的事情、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后来我发现人生中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刚开始做的时候觉得了无生趣,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磨、交互之后,你会发现它已经成为了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样说来,好像意义是一个“习得”的产物--任何事情都包含着意义,但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链接才能被你链接到。
所以真正坚固的意义,往往发生在熟悉感之后。熟悉感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就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也就是意义带给人的那种感觉。
所以我们通常觉得一件事情有意义,不过是因为这件事情有“利益罢了,无论这个利益是情感方面的,还是物质方面的,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其满足了人们的需要而已。
人们一直都认为是因为一件事情有意义所以自己才会喜欢,但在我看来,我们往往是因为喜欢一件事情才会觉得有意义。喜欢的内容是我要什么?而意义的内容是我为什么要?起码,总是喜欢的情绪先于有意义的感觉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然后我们的意义系统再对这一份喜欢做出一个文化、都能接受的理由。
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一直三心二意的,原因是因为一部我追了很久的动画今天没有按时更新。在我的脑海里,为自己苦苦追更的行为了无数的理由,但我知道,真正的原因不是这些的理由,只是因为无聊而已。
人总是需要一些的理由来让自己觉得心安理得,所以人会为了自己最的行为寻找最的理由。
其实哪有那么多为什么,要这个,不过单纯的就是为了要这个而已 。在这个视角下放眼望去,世界上并没有哪件事情是真的有意义的,如果有,可能就是存在本身,也就是说“活着”。
活着就是最大的意义,很可能也是唯一的意义。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追逐的那些意义,全部都要以活着为基础,从这个角度讲,活着也就是“元意义” 。
对于生活意义的解读,难以言表,但每个人的答案其实在生活行为中都已经有所映射。每个人的行为举止,都在回答着他对人生意义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