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生产工具上的突破都是帮助人类在追赶时空的速度上又快了一次,但时空的改变是否也让人类的内心发生了改变呢?
若我们把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简单概括为农业、工业和信息业的话,欧美国家在过去几个世纪里已经较为完整的以线性的方式经历了全部过程。与之对应的社会方面也经历了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相比于欧美国家近百年来比较清晰的社会发展图景,如今的中国社会在各个层面表现出来的因素都要比欧美国家来的更为多元和混杂。
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线多年时间走完了国家一两百年才走完的历程。这其中不仅仅包括P的增长,也包含需要经历的各种社会形态。比如在中国,你既能看到农业社会的结构、工业社会的组织、还有信息社会的雏形。而在城市类型上,有着超大体量的北上广、大兴土木的二三线城市、也有着空旷贫瘠的农村乡镇。由此造就的新兴土豪、中产阶级、工人、农民工、农民等不同阶层的收入人群也是中国特有现象。整个社会结构简直就是一个新旧、结合的超级复合体。
在这个超级复合体的社会结构下,产生的社会的多元性也就可想而知了。传统文化在复兴,各行各业在创新,新旧领域在跨界,社会组织在转型。似乎一切都在变,之前的规矩被要求重新改写,这是一个多么激动的时代。但所有这一切的改变其实都是基于生产工具的更新。互联网的出现,给予了人类重新发现“新”的机会。使用好这个机会,就是时势造英雄。
工业时代,我们发明了火车、电话、汽车,使得事物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的频繁和紧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我们发明了流水线作业,使得效率成为企业追逐的标杆;大规模的机器生产,要求工人将时间的观念精确到秒。反观整个工业时代的缩影,人类就是在和时间不断的赛跑。
信息时代,互联网作为新兴的生产工具,再一次打破了人类有史以来对时空的定义。亲人朋友之间的物理空间距离不再成为困扰,人类可以通过虚拟的网络视频瞬间解决掉。而信息的获取也无需层层传达,只要一个网络接口和Google,我们便能知道地球另一端发生了什么。现在人们除了在互联网上获的资讯以外,还开始尝试购物、看电影、银行交易、社交、甚至教育学习,再后来移动智能手机的出现更是进一步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之前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完成的事情,现在只要通过手指轻轻一按就可以轻松解决。
每一次生产工具上的突破都是帮助人类在追赶时空的速度上又快了一次,但时空的改变是否也让人类的内心发生了改变呢?
互联网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是无色、无味、无形、无感的虚拟体和信息流,它需要通过一个中间的媒介来为人类提供服务,这个媒介可以是电脑、手机、或者其他一切形式的载体或者方式。为了弥补互联网先天无感特性,我们逐渐开始重视补充这部分的感性设计,比如从界面到功能,从语言到视觉,而技术本身反倒成为一种辅助性工具。因为从人类内心深处来讲,在和对象的互动中,关于爱、情感这些层面的需求是的。
比如互联网web1.0的时代,人们往往会通过建立论坛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由此寻找到自己志同道合的的群体进行互动。后来web2.0时代的到来,熟人网络社交网站的开始建立(比如cebook、renren),互联网逐渐显示了它具有的一种强大的连接功能属性,除了互动之外还添加了分享功能,特别是个体的分享成为情感联系的最终方式(比如微信朋友圈)。除此之外,我们也逐渐重视整个网页界面、文案语言甚至是操作流程的情、人性化,甚至更加深入的去研究如何做到交互性,这些改变的原因就在于想要建立一种情感联系,缩机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其变得亲切有趣。到了web3.0,不仅是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还需要人与物之间的互动,简单点说就是人工智能。如电影《HER》里面一样拥有一个高度人性化和活色生香的情趣系统。
但不管互联网外在的载体如何的改变,却仍然无法摆脱它无形无心的宿命。因为你无法从它那里到一个眼神、一股气息或者一种生命力,这是它永远无法和真实世界里的相比拟的,这就是互联网最深刻的本质,也是它和人类之间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互联网的本质让我们看到科技虽然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人类最深层次的需求仍然是来自真实的世界,这是基于对人性的考虑。所以我们看到在现实生活中,房子一样在造、车子一样在跑、餐馆一样在开、衣服一样在穿,人类对于这些实体的物质需求依然会存在下去,但对其方式因为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比如在工业时代,我们常常把买卖双方叫做生产者和消费者,二者之间的关系简单明了,销售完成也就意味着二者关系也就完成。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往往把屏幕背后那个人称作“亲”(用情感营销,淘宝店主绝对走在了时代前沿!)。
当互联网开始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带给人类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期待。这种期待直接影响到现实生活的各种服务体验。也就是说除了要求这些物质实体本身的质量要好之外,还需要这些物质实体带来的使用感受会更加具有一种人性的关怀,使用过程会感受很快乐很舒服。简而言之就是体验要好!
何为体验,它的内涵与外延到底有多大,什么样体验是好的,这其实都常偏个人情感和主观性的。体验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它指的是一种主体使用一个产品(服务)的过程中与对象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其最高峰的体验就是审美移情。审美移情这个概念在美学中特别的重要,因为它一种连接主客体并调动五官六感最重要的一环。也就是说主体需要能主动将情感投射到客体身上,从而和客体产生一种互动的关系。在文学作品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一种审美移情的极致境界。当然我们大多数人在购买一般商品或者服务时不太可能会有这种极致的审美体验(买艺术品的时候可能会有),但如果回归到平均态的话,体验就是一种情感的认同和氛围的营造。
正如前面所说,互联网终究只是一个虚拟的工具,它的特殊性我们需要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其连接途径就是情感,方法是互动、分享加。那么当这种联系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其答案是一样的,就是要把这种线上的情感转移到线下的日常生活,用同样的心态和思维去做产品、做服务,甚至是做企业。懂得从同理心的角度去理解用户的心态,懂人性关怀。比如做服务的代表当属海底捞了,它的火锅不仅好吃,而且还让食客吃的非常舒服,它的王牌是极致的服务,对用户的关怀度极高,而且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服务。再比如产品方面的代表首推Apple,苹果的产品本身已经成为一个经典的案例用来说明产品设计的重要性。整个体验店设计和产品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时尚前沿的未来感,在这里用户不仅仅是购买一个电子产品,更是和未界的链接。
另外对于产品本身的设计,开始重视设计思维,而设计思维最核心的观点就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的,产品的设计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功能性上,而且还要求具有赏心悦目的美感体验。所以我们看到了一种审美经济的模式逐渐在欧美和以创意文化产业的形态被提出,并得到极大的重视。审美经济作为新时代下经济发展方向,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社会对于商业世界的情感构想。
其实同理心、感性、分享、互动、体验这些词语都是带有非常浓厚的女性气质的,它着重的是一种内心的,而非智力的分析,她更加偏重对细节、艺术性和心理过程。女性思维是推崇多元的、去中心化、去权威的后现代理论。它更具有包容性、融合性、讲究的是合作而非竞争,推崇是分享而非,主张是共赢而非你死我活 。歌德曾经说过, 情感永久战胜,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里,情感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她需要跨界、需要设计、需要故事、需要慢节奏。
女性思维虽然来自女性,但它不是女性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因为人性都具有两面,而在过去的世界运作模式规则里,强势的男性思维只是过多的了她的声音。 但作为生活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的女性,是不是应该重新认识并珍惜自己这份天生的优势,并充分利用这种独特气质呢?而作为男性,你是否应该开始学会去理解女性,重视了解她们的想法呢?也难怪桔子酒店的CEO吴海在他的一篇文章里会感叹,得女者得天下。罗胖子曾经在一期谈互联网的节目里说过,未来的世界将会是女人的。但我要说,作为女人,我不在乎未来是否拥有这个世界,而更在乎当下是否有人开始懂的用女性的思维来做事儿,而且还把事情做的很有美感。
为什么互联网会传统,因为传统代表着一套过去式的男性思维模式,一种工业时代的体系特点,而如今女性思维慢慢渗入生活,它需要把注意力转移到人本身,也就是研究人性。 阿里集团在他的《新商业文明宣言》中就写到:“让商业回归人,回归生活,是新商业文明的梦想。未来所有的商业运作都将围绕着人而进行,商业将重新焕发出人性的;生活的逻辑将支配商业的逻辑,不是在竞争中争夺机会,而是要在生活中进行选择和创造;新商业文明让消费者成为经济生活的主人,让小企业也成为幸福的源泉。”
回到我们最先谈到的一段,中国社会的结构常混杂的,每个社会阶层对于自身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在互联网的世界,每个人个体的需求会被放大无数倍,而这种需求最终的终极呈现样态就是对人性的洞察。其实关注人性,以人为本的观念在欧美国家已经在过去20多年时间里深入渗透到各个行业里,而当下的中国就如同是20年前的美国一样,需要改变工业时代那一套认知方式和做事方法,转向为一种、分享、互动的柔性视角。特别是在这个消费已经过剩的新时代里(卖家市场已经转向了买方市场),关注有没有给用户传递出一种情感上的联系或者审美体验上的舒适变得更加重要。感谢互联网让我们重新拾起感性的重要性,要知道它是一直被遗忘在商业世界里的人文字眼。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