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人物發怒講求藝術,主要是為建立形象。學者發怒則理所當然可以率性而為,為了而毋需顧及形象。台大校長楊泮池面對頂新案一審無罪而怒,宣布抵制頂新產品進入校園,獲得掌聲。然而,他發怒的方向與預期明年成為執政黨的民進黨雷同,以致外人弄不清此舉是以公眾人物、還是學者自居?
台灣食品不安全是近年逐漸遭到揭露的殘酷事實,國人臉上無光至極。民進黨將成為執政黨,更有絕對理由不能放過頂新。首先當然是正確,必須建立食安優先形象。其次,是轉移視聽,用大聲壓過對該黨領導階層也接受頂新捐獻的質疑。最後是鬥爭,把法院判決說成是國民黨競選手段,打擊對手。
民進黨的理由與台大毫無關係,但不代表校長之怒,純粹是為食安。一審判無罪,校長不能接受,決定自力救濟,這對社會重視食安的,梦见包被偷想必有所激勵。值得思考的是,如果判決不能照單全收,或根本不必作為抵制與否的判準,那為什麼等宣判後才抵制呢?何況食安導致惶惶是在爆發之初,而不是在今天改進之後,那此刻抵制是為了什麼?
從台大校長宣布抵制的時間點,選在一審無罪宣判以及頂新食安看似改善後,已足以判斷,所謂抵制的動機,是要懲罰法院暫時放過的嫌犯,而不是改善食安,更不是為台大師生健康。在法院體系之外,進行不屬於公權力範圍內的懲罰,當然是社會,尤其當社會充滿報復情緒時,確實需要有登高一呼的社會領袖,來宣洩人人喊打的躁動。
近來社會經常有人人喊打的情況出現、也經常有自詡進步主義的學者率先鼓舞民氣,身先士卒。不過,事後幾乎毫無例外地看到進步學者紛紛轉戰領域,就恍然大悟,所謂進步,只是為自己打造的公眾形象而已。台大校長以行動抵制頂新,目前看來正是屬於同一類型的形象工程,是根據潮流、不是扭轉或潮流的行動,更不是具體改善食安的行動。
台大不但是台灣學術界的領導,更有在思想上堅持的責任。但這次替天行道的訴求,其是報復主義,其行動是與輿論潮流及主流同在。固然,躋身潮流與報復惡人兩者都是人之常情,然而,不知道台大加入抵制以後,能給社會帶來什麼新的思想震撼、了什麼無人敢攖其鋒的惡勢力、或化解了什麼的民粹氣焰?
中時電子報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發言涉及攻擊、、影射或其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社會正義、國家安全、之內容,本網站將會直接移除
請勿以發文、回文等方式,進行商業廣告、騷擾網友等行為,或是為特定網站、blog宣傳,一經發現,將會您的發言權限或者封鎖帳號
發表涉及他人隱私、含有個人對公眾人物之私評,且未經證實、未註明消息來源的網、不實謠言等
請確認發表或回覆的內容(圖片)未侵害到他人的著作權、商標、專利等權利;若因發表或回覆內容而產生的版權法律責任將由使用者自行承擔,不代表中時電子報的立場,請遵守相關法律規範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電子報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
本文由 恒宇国际(www.neivn.cn)整理发布